2025年3月10日,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陈圣辉 在国会口头答复杨厝港单选区 议员叶汉荣 有关金融业人才短缺如何平衡的问题。
以下内容为新加坡眼根据国会英文资料翻译整理:
叶汉荣(杨厝港单选区议员)询问总理兼财政部长:
(一)针对当前金融业人才短缺现状,政府如何平衡引进外籍人才与培育本地劳动力的关系?
(二)现有平衡措施有哪些?
(三)如何监控政策成效?
陈圣辉(贸工部政务部长,代表总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采取"互补式人才战略",在大力培养本地劳动力的同时,适度引进外籍专才。
这种平衡的方法是新加坡成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关键。我们现在是亚洲领先的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第三大最具竞争力的金融中心。我们拥有 2,500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员工近20多万人。超过80%的金融业员工是本地人,金融业的总收入中位数在本地就业人口中最高。在 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金融业劳动力增加了 25,000 多人,其中创造的净就业岗位中,每 10个就有9个是本地人的。
为了帮助本地人掌握技能和能力,在金融行业找到好工作,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承诺从2021年到2025年投入4亿新元,支持本地金融专业人士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培训。
在入职前和入职阶段,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实习、学徒和工作轮换计划提供资金,使我们的理工学院和大学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掌握技能,能够胜任我们在金融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在职业生涯中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了提升技能和再技能的机会。我们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发相关课程,为这些课程提供学费补贴,并与金融机构一起为我们的中层职业人员制定职业转换计划。在高级职位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海外派驻、领导力计划和建立领导力网络,支持高级领导者的发展。
金融机构也认识到培养和发展本地人才以满足其人力需求的重要性。例如,在2024年,我有机会与华侨银行合作推出“华侨银行点亮计划”(OCBC Ignite),这是一项加速职业发展的计划,包括在银行全职工作的实习和学徒期。华侨银行点亮计划 "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惠及 、500 、名理工科学生和毕业生。2020年,瑞银还与政府合作开发了“瑞银-SUPER ”计划,培训了400多名应届毕业生和中级专业人员。瑞银集团派往海外工作的新加坡人数量也比19年前翻了一番。
议长先生:政务部长,你是否愿意总结一下你的回答?
陈圣辉贸工部政务部长,代表总理): 好的。议长先生,为了平衡发展本地劳动力的需要和吸引高素质的全球人才的重要性,新加坡金管局密切监察本地金融业的整体劳动力概况,以及主要金融机构的劳动力组合。我们定期与主要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接触,了解他们的劳动力需求和构成,以及我们如何与他们合作培养本地人才。人力部(MOM)的“互补性评估框架”(COMPASS)鼓励企业支持本地就业,根据本地人在企业中担任专业、管理、行政和技术人员(PMET)职务的比例给予加分。同时,“顶级专才准证”(ONE Pass)也吸引和锚定了来自世界的金融专才。 最后,议长先生,我们将继续保持微妙的平衡,确保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获得高素质的外国人才,同时坚定不移地培养本地人才。通过保持这种平衡,我们将吸引更多投资,并为本地人提供良好的工作、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CF丨翻译
Alex丨编审
新加坡国会丨来源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