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新加坡学生如今出国留学,都会三选一: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数据,2021年有近八成出国留学的新加坡学生选择到上述三个国家念大学。
这并不让人意外。
这三个国家都是英语语系(Anglophone )国家,对新加坡人来说没语言障碍,较容易适应甚至算得上是“无缝连接”。再说,全球最好的学府都在英美两国,至于澳大利亚则是地理位置较靠近新加坡。
不过有数据也显示,有一群目前为数不多但人数正在不断增加的新加坡学生选择到荷兰、德国和日本留学。
根据荷兰留学认证机构Nuffic提供的数据,在荷兰攻读学位的新加坡人从2012年的32人增加到2022年的109人,增了两倍多。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也指出,到当地留学的新加坡大学生,从2013年的167人增加到2022年的266人。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数据也显示,新加坡留学生人数从2008年的156人增至2022年的287人。
什么原因促使学生们选择冷门国家留学?
受访的学生告诉《海峡时报》,在不影响学位质量的情况下,这三个国家的学费比较能负担得起,可以更早还清学费不必依靠家人就能独立生活、同时又能享有独特的国际体验。
在荷兰,国际学生的学费通常在每年9000欧元(约1万3200新元)到2万欧元(2万9232新元)之间。
日本的学费平均每年约为82万日元(7300新元)至110万日元(9777新元)。
而德国的大学通常不收学费,因为公立高等教育是免费的。
相比之下,英国国际学生每年的平均学费为2万2200英镑(3万7500新元),而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的学费约每年2万澳元(1万7700新元)至4万5000澳元(3万9918新元)之间。
至于在新加坡,学费则取决于攻读的课程和国籍。如果是新加坡学生,每年学费在扣除补贴后介于7500新元至1万2700新元之间。
红蚂蚁的小叔即便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前去修读硕士学位,最后就是因为学费太贵,而选择留在新加坡大学继续深造。
毕业后无需背负庞大债务
Ruth Luk和妈妈2023年到荷兰赞瑟斯汉斯风车村(Zaanse Schans)。这是妈妈第一次游欧洲。(Ruth Luk)
Ruth Luk(28岁)在2021年到荷兰提尔本大学(Tilburg University)攻读商科学位。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提尔本大学排371名。
当时她在新加坡自闭症资源中心担任职业教练,累积了两年的储蓄,并向本地银行贷款学费,足够她到荷兰读书,不需要父母的资助。
由于她选择的城市北布拉班特(North Braban)的生活费相对便宜些,每年的生活费约为1万1000欧元(1万6076新元),可以靠平时做兼职,教补习和送外卖来赚取生活费。
如果选择去英美澳洲留学,学费和生活成本更高,这意味着她毕业后将背负更高的债务。
Ruth在毕业前就成功被阿姆斯特丹一家银行招聘,目前在该银行的运营团队上班。
她说,已把荷兰当成是她的家,因为当地拥有新加坡所缺乏的东西,譬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累积国际视野的机会。另外的好处还包括看音乐会较便宜,可以好好享受艺术文化,以及在欧盟申根区旅行的便利。
既可以出国留学,又不用靠家人供养
Sabrina Suhaimi在日本参加成人礼。(Sabrina Suhaimi)
22岁的Sabrina Suhaimi,原本打算到英美的大学攻读工业与产品设计学位,不过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她后来到了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留学,目前是跨学科科学与创新的四年级学生。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九州大学排164名。
“选择日本最大原因之一是,我可以更快地自力更生。”
与东京和新加坡等城市相比,福冈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减少了她低衣食住行的支出。
她每年的学费为53万5800日元(4800新元),有了大学的奖学金,再加上她兼职在零售店打工和补习,她在上大学的第二年就已经可以在没有父母资助的情况下自给自足。
跳出语言舒适圈
Pek Siying在海德堡老桥上留影。(Pek Siying)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