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横扫65.57%总得票率,囊括87个国会议席。
行动党大胜,毫无疑问是本届大选的最佳注解。
但进一步观察各选区的废票率和未投票率,或许还能品出一股弦外之音:
未必是行动党变强,而是工人党以外的小反对党变弱。
本届大选的全国平均废票率为1.76%。
各集选区和单选区的废票率分布如下:
(李国豪制图)
(李国豪制图)
废票有很多种可能性,有的是选民不愿投给行动党,但参选的反对党及候选人又让他们“投不下去”,才刻意使选票作废;当然,也有可能纯粹是失误。
无论如何,从各区废票率可观察到一种趋势:
竞争越是激烈的选区,废票率越低。
普遍预料是行动党囊中物的选区,如惹兰勿刹、丹戎巴葛及宏茂桥集选区,是废票率前三高的集选区。
女皇镇、杨厝港和蒙巴登则是废票率前三高的单选区,也都是行动党的安全区。
反过来看,废票率最低的五个集选区分别为阿裕尼(1%)、西海岸—裕廊西(0.97%)、淡滨尼(0.91%)、盛港(0.78%)和榜鹅(0.71%)。
除了西海岸—裕廊西由上届大选异军突起的前进党参选,其余四个集选区皆由工人党出战。
淡滨尼和榜鹅皆为本届大选的焦点战区,盛港则是工人党上届首度拿下,立足未稳,本届大选寻求进一步巩固在当地的势力。
单选区部分,废票率最低的几个选区当中,淡滨尼尚育、武吉班让和三巴旺西都是选前被认为反对党有能力一战的选区。
最终工人党候选人符策涫在淡滨尼尚育获得43.83%选票,角逐武吉班让的新加坡民主党主席淡马亚以38.59%败北,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则在三巴旺西以46.81%得票率,微差败给得票率53.19%的行动党对手傅丽珊。
废票率前最高的三个集选区中,参选的反对党分别如下:
部分较小反对党参选的选区废票率偏高,而工人党、民主党和前进党参选的选区废票率较低,透露出一种信号:
如果到当地上阵的反对党“不够好”,部分选民宁可把选票作废,也不愿将就。
未投票率
“连投都不去投”的选民比率,是另一个可以观察的指标。
我国投票是强制性的,选民不投票的原因众多,包括今年大选临近五一劳动节,不少人一早已买好机票,准备出国度假,这也使今年大选投票率创下92.47%的新低。
今年的“未投票率”指标,也出现了与废票率相似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选举局尚未公布海外选民的投票率,但由于各区海外选民占比极少,影响不大,若假设所有海外选民皆有投票,那各集选区的未投票率如下:
(李国豪制图)
丹戎巴葛、惹兰勿刹及荷兰—武吉知马的未投票率为前三高。
这三区是行动党的堡垒区,前往丹戎巴葛和惹兰勿刹挑战的反对党为人民联盟,角逐荷兰—武吉知马则是红点同心党。
这似乎又再印证,较小反对党的存在无法激起选民投票的热情。
当然,也不排除上述区域中的丹戎巴葛和荷兰—武吉知马区的私宅住户比例偏高,说不定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觉得多他们一票也不足以改变战局,干脆趁著难得的长周末出国。
值得一提的是,工人党参选的东海岸集选区未投票率高达8.24%。
工人党本届大选明显将重心放在榜鹅与淡滨尼,派往东海岸的团队战力被认为不如上届大选,这或许对当地选民的投票意愿造成了一定影响。
反之,工人党重兵压境的盛港、榜鹅,以及前进党孤注一掷的西海岸,未投票率都偏低。
另外,由前进党和民主党分别参选的蔡厝港及三巴旺也都属于未投票率偏低的选区,显示只要参选的反对党有能力一战,或被认为是比较值得托付的反对党,选民的投票意愿会更高。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那些选区内组屋区相对集中,而且以中产阶级为主,加上学校假期还没开始,住在那里的家庭反而不会选择在这段期间出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