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第一份协议终于签订 但重头戏在本周末

8小时前     清禹     2034

关税战第一份协议终于签订 但重头戏在本周末 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所谓“解放日”宣布,让全球惊掉下巴的对等关税已超过一个月。

尽管他后来宣布暂缓执行90天,让外界稍微松了一口气,但各国仍紧锣密鼓,希望能在大限之前和美国谈成协议。

英国成了第一个“幸运儿”,英美两国5月8日签署了协议。

根据协议,英国同意将对美国课征的关税从5.1%降低至1.8%,并允许更多美国商品准入;美国则保留对英国进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并把英国进口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0%,以及豁免英国进口钢铁和铝的25%关税。

英美间的协议,或成为其他国家与美国谈判的参考模板。目前看来,10%基准关税避无可避,各国可能还得释出一定条件,包括调低对美关税,以及允许更多美国商品准入,才有望达成协议。

关税战第一份协议终于签订 但重头戏在本周末特朗普(左)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英美协议后,与英国驻美国大使曼德尔森(右)握手。(路透社)特朗普在社媒上称,未来将有更多协议跟进。

但外界最引颈长盼的,恐怕还是中美这两大超级强国什么时候才能谈妥。

这场谈判,本周末将在瑞士上演。

代表美国的谈判人选是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中国方面则由负责经济事务的总理何立峰出马。

双方都有难,却都不愿退让?美国目前对中国实施145%关税,中国则回以125%关税,这实际上已使两国陷入贸易“不相往来”的境地。

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如果中美两国的实质禁运状态持续,全球的货品贸易将缩减1.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则显示,中美两国合计约占今年全球经济总量的43%。若中美两国持续“对撞”,陷入全面贸易战,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他国家也必遭殃及池鱼。

但最终让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决定回到谈判桌的,相信仍是来自各自国内的压力。

在美国,特朗普自4月2日宣布新关税政策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压力与日俱增。

美国金融市场备受冲击,美国国债在新关税实施后,一度出现抛售潮,使美债利率飙升,这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压力,也可能导致流动性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当地不少从中国购买的产品难以找到替代来源,高关税最终恐导致通货膨胀,如果加上经济停滞而引起停滞性通胀,特朗普将面临更大的政治压力。

据报道,美国两大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和塔吉特百货公司(Target)早前已向白宫吐苦水,抱怨库存正在减少,涨价已是迫在眉睫。

物价高涨,势必引发民怨四起。

另一边厢,中国则面临无法及时找到美国替代市场,出口产业或出现倒闭潮及失业潮的窘境。

据投资银行野村证券估计,贸易战可能导致中国损失多达1600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重建消费者信心,扩大内需的进展也不甚乐观,加上今年毕业季即将到来,若经济持续不振,这一梯次的大学毕业生,恐怕又将迎来“毕业即失业”的命运。

关税战第一份协议终于签订 但重头戏在本周末年轻人“就业难”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一大挑战。(路透社)路透社也引述消息称,随着中国贸易伙伴已陆续和美国展开谈判,北京也日益担忧被孤立的风险。

让贸易战降温,显然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场面子之战,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在这场“胆小鬼游戏”(Game of chicken)中,都试图避免被视为先让步的一方。

因此,专家们基本上不看好本周末的谈判会有任何突破性进展,就连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已挑明,这场谈判是为未来谈判设定议题的第一步。

关税战第一份协议终于签订 但重头戏在本周末特朗普(左)和习近平(右)都试图避免在这场博弈中显得软弱。(路透社)然而,根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美国计划把关税降至60%以下作为首个目标,华盛顿认为北京可能愿意作出相应回应。

60%虽然仍是高得离谱的税率,但地狱走过一回,举目之处或许都是天堂。这至少能让美国厂商购买无法替代的商品时承受较小的痛苦,而东西卖得出去,也能让以出口为经济命脉的中国喘一口气。

终归一句,“不期不待不受伤害”,中美关系的深度不信任短期内已无法修复,本周末的中美谈判大戏没有谈崩,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或许已算是积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