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

6小时前     清禹     3885

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 美国前总统拜登近日确诊晚期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根据美国媒体所引述的医生及专家说法,主要意见皆认为,拜登余生虽已无法治愈前列腺癌,但在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下,改善生活品质及“多活几年”的可能性仍然很高。

实际上,前列腺癌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

新加坡癌症登记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间,前列腺癌是新加坡男性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男性癌症的17.4%,总确诊数达7515例。

这相当于每21名新加坡男性当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前列腺癌。

所幸,前列腺癌虽然较普遍,但杀伤力较低。

前列腺癌的五年存活率近年来已提升至接近90%,高于其他癌症。

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前列腺癌是新加坡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联合早报)何时进行相关筛查?新加坡卫生部的癌症筛查指南并未特别倡导所有男性群体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这与美国普遍的做法相若,这是因为一些医疗专家担心,相关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或检测出一些生长缓慢且终其一生都不会威胁病人性命的癌症,若过度治疗反而会弄巧反拙,迎来随之衍生的危害。

然而,关于何时该进行前列腺癌筛查,仍有一套基准可供参考:

本地医生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应考虑定期做相关检测。

此外,如果有父亲或兄弟在65岁前患上前列腺癌,则属于高风险群,医生会建议这类男性从45岁开始筛查。

若有两个上述亲属有前列腺癌病史,更应从40岁开始筛查。

筛查前列腺癌的检测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简称PSA)、直肠指诊,以及更进一步的前列腺活检(抽取列腺活体组织样本化验)等。

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年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相对年轻男性高。(联合早报)如何治疗?由于前列腺癌生长速度不会太快,医生会以“格里森评分级别”(Gleason score)及病人血液中的癌症癌症指数(cancer marker)判断癌症是否最终会威胁他们的生命。

对于早期且低风险的患者,医生通常采取“主动监测”方法,通过定期检查及监测来观察病情发展,避免不必要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对于中度至高风险患者,则会推荐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

至于晚期患者,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症状及延长寿命。激素治疗是目前的主流做法。

由于前列腺癌细胞需要雄激素才能生长,医生通过降低或阻断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来协助患者有效控制癌症发展。

这可能也是拜登医疗团队目前与他和家人讨论的治疗方案之一。

有鉴于拜登的年纪,相关治疗虽无法治愈前列腺癌,但应可有效延长其寿命,最终让他“带着前列腺癌离开人世”,而非“因前列腺癌而逝”。

找上拜登的前列腺癌 也是“新加坡男性的痛”前列腺切除手术是其中一种治疗方式。(联合早报)作为前国家领导人,拜登爆出罹癌噩耗,难免再度引发外界对他任职总统期间,白宫医疗团队是否失职的联想。

10年前,年仅46岁的拜登长子死于脑癌。拜登在任期间,其健康状态亦曾引发诸多疑虑。

如今他确诊晚期前列腺癌,其医疗团队为何没能及时发现前列腺癌的相关征兆,又引发了新一波质疑。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曾担任白宫医疗顾问的伊齐基尔·伊曼纽尔(Ezekiel J. Emanuel)是其中一名提出质疑者:

“他们要不没进行筛查,要不就是即使筛查了,也没有公开报告,使公众无从得知。”

把视角拉回新加坡。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2015年担任总理期间,也曾确诊前列腺癌,经过手术治疗已经完全康复。

任何疾病都是越早发现,便越有机会康复。前列腺癌亦然,因此若有任何不寻常的状况,如排尿困难,最好尽早检验,避免讳疾忌医,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千万别因“有毒的男子气概”,对男性健康课题避而不谈,甚至身体出了状况也选择隐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