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至今报近2000起骨痛热症病例 两起死亡病例

5小时前     月泓     1170

今年至今报近2000起骨痛热症病例 两起死亡病例 我国今年至今出现近2000起骨痛热症病例,比去年同期锐减74%,也显著低于前年同期的病例。此外,截至5月15日,今年出现两起死亡病例。

随着本地进入5月至10月的骨痛热症高峰期,2025年全国骨痛热症预防运动(National Dengue Prevention Campaign 2025)今天(25日)起启动。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呼吁公众保持警惕,消除蚊虫滋生源,以降低社区骨痛热症和兹卡病毒传播的风险。

国家环境局发布的文告表示,由于新加坡人口对骨痛热症的免疫力较低,加上全球骨痛热症病例的上升,使得本地居民容易感染骨痛热症。若不采取足够的防控措施,这些骨痛热症病毒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病例增加。  

传播骨痛热症的伊蚊同样也能传播兹卡病毒。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兹卡病毒感染通常症状轻微且自限,但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小头症等出生缺陷。

每年5月至10月的炎热月份,伊蚊的繁殖速度加快,病毒在蚊体内的复制也更快,因此骨痛热症传播风险更高。

通过社区持续警惕 避免了大规模疫情尽管2024年骨痛热症病例较2023年的病例增加了37%,达到1万3600多起,但由于社区持续的防控努力和伊蚊绝育计划(Project Wolbachia)的实施,避免了大规模疫情的发生。

2025年全国骨痛热症预防运动强调,防控骨痛热症是全社会的责任。环境局呼吁所有相关方立即采取行动,定期执行以下“B-L-O-C-K”五步法,阻断疾病传播。

“B-L-O-C-K”五步法:

•    Break up hardened soil(松散硬化的土壤)

•    Lift and empty flowerpot plates(清空花盆托盘)

•    Overturn pails and wipe their rims(倒置水桶并擦干边缘)

•    Change water in vases(更换花瓶中的水)

•    Keep roof gutters clear and place BTI insecticide inside(清理屋顶排水沟并放置BTI杀虫剂)

对于居住在骨痛热症高发区域的居民,以及确诊或疑似感染骨痛热症或兹卡病毒的人士,当局建议采取三步骤,以加强防范,包括在屋内阴暗角落喷洒杀虫剂、定期使用驱蚊剂,以及穿长袖上衣和长裤。

民众可定期浏览环境局网站www.nea.gov.sg获取骨痛热症最新信息,并使用myENV应用程序设置骨痛热症黑区和高伊蚊密度区域的提醒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