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杀疯了”!
在被誉为教育界世界杯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新加坡在数学、科学、阅读3个项目斩获第一,平均领先同龄人3-5年!
TIMSS国际数学科学评测趋势报告中,新加坡同样断层领先!
新加坡孩子一毕业,就成了牛津、哈佛、麻省理工等顶尖高校争抢的对象:
哈佛在中国录取率不到0.5%,新加坡却高达14%!
一查才知道,原来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引入了新加坡数学。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1500+学校在用新加坡数学教材!
这样的教育奇迹,要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20年前,李显龙总理的那句话。
2004年,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Teach Less, Learn More的理念,将重点放在培养理解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这三点外化到具体学科,就是数学。
传统课堂,是老师(家长)主导,玩题海战术,孩子成了“做题机器”,一脱离课本知识可能根本不会用......
而新加坡采用CPA教学法,带娃经历理解问题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步 提升娃阅读、科学上的能力,这正是将来拉开差距的关键。
现在《新加坡眼》联手
豌豆思维给大家送福利啦~
帮助你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
大家抢完优惠,再来看看:豌豆思维,到底是怎么给娃上课的
前面讲到,新加坡的数学法宝是CPA教学法。
1️⃣C-Concrete-具象,用实物、教具等培养孩子的数感
2️⃣P-Pictorial-形象,用图像符号将问题表述出来,从具象到抽象过渡
3️⃣A-Abstract-抽象,建立模型,将复杂问题转变为简单图形,高效解题。
新加坡学校的习题册
这也是豌豆思维课程的逻辑:把复杂问题可视化,讲“看得见的数学”!
比如难倒很多娃的鸡兔同笼问题: 凭空想挺复杂, 但画出来,娃就清晰多了!
通过这样模糊到具体,具体到抽象的思考,让娃体验解题过程,理解更透彻。
豌豆思维的课程孩子喜欢,关键在动画游戏结合的模式。
每个知识点,老师会先带娃做认知小游戏,观看动画,再结合例题讲解概念,做游戏巩固,最后是思维导图和总结。
学习中加入了大量实战案例如:路程计算问题;
这些可不是死知识,而是在学习思考方式、思维工具(如思维导图、气泡图、筹备分析等),是能够迁移到无数次学习、考试、生活中的!
另一点,是市面上不少课都是录播,形式死板,大人都听得直瞌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