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7小时前     静姝     1163

新加坡理工大学(新工大)将校园转化为实验室,构建应用网络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助力师生开展研究;与此同时,新加坡社科大学(新社科大)推出全新AI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材料并进行自我评估,两校以不同科技路径推动教育创新升级。

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新加坡理工大学

· 新工大将校园变“实验室”

建应用网络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助师生研究 ·

天气如果不太热,冷气要调高几度?

教学楼里的厕所何时需要打扫?

人被困在电梯里该怎么办?

为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新加坡理工大学正把整个校园变成一座“实验室”。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在昨天的新工大应用学习大会上,宣布新工大正在榜鹅新校区内建设“实时应用网络系统”( Living Lab Network,简称LLN),计划年底前建成。

这个校园数码基础设施系统,依靠各种实时运行数据,为师生和业者提供合作机会。

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这些数据主要靠安装在校园的两万多个传感器实时传输,来自教室、餐厅、走道、电梯等不同区域。学生可利用数据监控校园设施的运作,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进行各种实验和创新研究。数字孪生一般指创建物理对象的虚拟副本,用于模拟分析目的。

在LLN项目的企业合作方面

新工大与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共同开发东南亚首个适用于校园的多能源微电网,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研究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和电网的稳定性;

校方还与法国能源集团ENGIE合作,建立区域供冷系统,让学生体验大规模可持续冷却技术。

LLN项目2016年起开始筹备,2019年榜鹅新校区动土后开建,经费来自政府、企业等多个渠道。新工大数码化技能中心主任黄开庄教授参与了整个过程。该项目不仅让学生了解建筑管理的相关技术,还能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技能。

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倘若学校建筑遭受网络袭击,黑客可以篡改大楼操作系统,让电梯里的人出不来……新系统可让学生从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两方面,学习如何应对。

黄开庄解释,信息技术层面的网络安全主要指手机、电脑等设备;运营技术则针对电梯、自动门等各类建筑设施。通过LLN项目,学生能结合两者技术特点,学习最新网安技能,防患于未然。

目前,新工大与日本电器亚太区部门(NEC APAC)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实时应用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开发,确保在设计和落实上,满足人才发展和应用研究的需要。

新加坡社科大学

· 新社科大推出新AI平台

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和自我评估 ·

新加坡社科大学将在7月份的新学期推出新人工智能平台,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浏览和概括所有课程的阅读材料,并通过生成式问答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新社科大副校长(教学资源)李伟亮副教授说,平台收录了学校800多门课程的教材和资料,学生可在线阅读材料,并利用人工智能根据个人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指出,新社科大是新加坡首个推出这类人工智能平台的大学。

网站的人工智能导师功能,可根据材料或整个学校的数据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出资料来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与开放式平台如ChatGPT相比,“iSmartGuide”只根据特定资料来源回答问题,因此它的回答更有依据,也更可靠。

新加坡理工大学与新加坡社科大学以科技赋能教育新生态

这个平台自去年年初开始研发,已有超过7000名学生参与使用。商务分析学生索哈姆(Nath Soham,25岁)说,一些课程的阅读量较大,平台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他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划出重点,减少复习备考的压力。

平台的人工智能测验功能,也可根据文本内容,生成模拟问答和选择题,并对学生的答案做出相应评估和建议,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李伟亮说:“新社科大学生的背景十分多元,有年轻人、终身学习的成年人,也有白天工作晚上要照顾孩子的工作人士。他们很多不在学校里上实体课。我们将课业资源数码化,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进度,更高效地学习。”

学生不仅可浏览学习自己修读的科目,也可收藏并自学其他科系的课程,在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数据库。此外,网站还提供阅读材料的四种语言翻译、概括等功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