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階層跨越與國家跨越

2022-01-11

文 / 紀贇

保持新加坡的階層流動性一直是政府努力的方向。因為階層固化的社會,不但使上層有財富與權力的天然繼承權,下層也會出現貧困的代際遺傳,社會將因此失去前進的動力,也容易產生嚴峻的社會問題。

保持新加坡的階層流動性一直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檔案照)

李顯龍總理多次表態,在肯定本地相對健康的階層流動生態外,更強調「教育是我國政府致力於提高社會流動性的一大途徑」。也即通過大力提供基礎教育,並對中低收入家庭保持財政傾斜,使其具有階層跨越的知識儲備基礎。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新加坡父母無論貧富,對於子女的教育都極度重視。雖然民間批評孩子學業壓力太大,但通過以考試為重要篩選手段的高等教育,確實為本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有能力的社會治理人才。

我們在批評考試製度的同時,也不應忽視設計合理的考試,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公平的選才手段。

要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則在智商、意志力、行動力、長期投入的耐心與決心、時間與情緒管理等諸方面都有要求。我們固然可以看到被媒體放大了的少數高分低能的情況,但高分高能則更是為人所忽視的普遍現象。

進入社會多年之後,回過頭來再看,這個世界上真的很少有像考試這樣簡單的事情了。只要投入足夠多的精力與熱情,我們往往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分數,人生中實在少有如此清晰簡潔的目標設定。

(網絡圖片)

從建國時期的普遍貧困,到50多年後的今天,絕大多數新加坡民眾都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階層跨越感。貧民子弟往往也能夠通過經商、教育與其他各類形式的努力,搭上經濟高速增長的便車。這種全體新加坡民眾的階層跨越,並非是過去那樣通過社會內部的上下流動來實現,而是通過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規模巨大的增量中產階層來實現。

這個數量龐大,且生活更為安逸、穩定的階層,是新加坡政府多年來不斷靈活調整經濟發展政策,實現在半個世紀中由發展中國家向已開發國家的飛躍過程的產品。

回過頭來看我們的經濟發展軌跡,由於建國初期的普遍貧窮與教育水平有限,因此新加坡以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化來推動大面積就業,解決民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在解決溫飽後,又推動本地產業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製造業轉型,在重視科技研發的基礎上提升本地產業的升級換代。

也正是在這種對於周邊與國際市場的適應與調適,新加坡慢慢實現了整體階層跨越,將整整兩代人從下層勞苦大眾提升為在國際市場中具有議價能力的新中產,而這一過程也不是以社會上層的下降為代價。

時至今日,我們早已超越了經濟高速發展的低水平階段,承平既久,再要實現階層跨越就愈加困難。這也是近些年人們開始討論本地階層固化的原因。

(網絡圖片)

在新加坡今天的環境中,個體如果要繼續實現階層跨越,除了在家庭背景、個人信息獲得、天賦與後天努力、教育、經濟資本的原始積累等諸多方面以外,我們同時應該繼續關注更為宏觀的方面,即決策層是否還有讓新加坡保持集體階層躍升的能力與動力?

也就是說,作為個人而言,我們自身的要素與努力只不過能夠決定個體在新加坡的社會結構層級之中的相對位置。

但真正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恕我直言,像我這樣的升斗小民,從來不過是過著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在新加坡未來的集體轉型中,繼續獲得國家發展的紅利?

這又回到了邏輯的原點,即在過去的半世紀之中,大多數新加坡民眾即使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財富與地位,在很大程度是拜整體階層抬升之賜,在未來我們依然需要關注這一個重要因素。

也就是說,捨棄個人偶然性的要素,新加坡保持階層的有序上下流動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更需要繼續提升整個社會階層,通過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前瞻性預測與調整,來繼續擴大中上階層的增量。這可能依然要依靠過去半世紀中,行之有效的任人唯才的選拔制度,繼續讓合格的人才來掌舵新加坡這艘汪洋大海中的小舟。

(作者是本地文史愛好者)

文章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為什麼新加坡能成為全球治安指數第一城市?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新山12家肉骨茶必吃榜出爐!猜猜新加坡人最愛哪一家
  • 他們在新加坡地鐵上接吻!違法了?這15 件事在新加坡一定不要做
  • 新加坡娘惹文化館登陸上海雙獅匯!沉浸式體驗南洋風情
  • 新加坡可變動資本VCC:高凈值人士財富增值與身份規劃的黃金鑰匙
  • 從Tall Order到Standing Tall:新加坡第二代領導人的君子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