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2022-01-11     缘分     33036

银行还建议客户避免点击主动发送的电子邮件或简讯中的任何可疑连结。

银行设专业团队助受害客户 可向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求助

华侨银行已经针对钓鱼简讯成立专门团队,受影响的消费者也可向金融业纠纷调解中心,申请免费的纠纷调解服务。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诈骗简讯示意图

以上图源:zao bao

华侨银行安全部主管表示:

华侨银行内部系统十分安全,黑客无法入侵。但是,尽管银行已经一再提醒要保持警惕,切勿点击简讯或邮件中的连结,可是奈何不法分子不断升级的骗术。

华侨银行已经成立专门团队,协助在简讯受害案中的客户。

金融业纠纷调解中心也指出: 银行客户需要预先通知银行和警方,在四周内银行不能作出回应,或对回应不满意,就可到中心申请免费的调解服务。

不过对于纠纷调解也不能完全挽回客户的损失。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图源:OCBC

比如以下的案例: 王先生发现银行户头中出现了一笔2万元的不明转账,该笔交易按他的说法,并未经过他本人授权,与银行谈不拢所以就去调解中心投诉。

调解时,银行同意帮他承担其中20%的损失,但王先生拒绝这个提议并选择进行裁决。

裁决过程中,王先生不得不承认,此前他曾经收到自以为是银行发来的电邮,电邮显示,需要他更新账户,并在电邮中提供了连结:要求他进行验证。

他按照上面的步骤提供了个人和账户资料。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图源:foodie sg

最后证实这是一起网络钓鱼邮件诈骗案,银行只是按照顾客的指示促成付款,因此交易无法取消。

审裁员最终判定王先生的索赔不成立,因为他未能保护好自己账户的使用权,这是他的个人义务,他的疏忽造成的损失,只能自己买单!

华侨银行继续用实体密码器 对密码保护要做到慎之又慎

华侨银行原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之前,逐步淘汰实体密码生成器,过渡到完全数码化的身份验证流程。

但银行突然宣布,将继续允许客户使用实体密码生成器token进行安全验证。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客户可继续使用实体密码生成器进行电子银行的双重认证。

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数据泄露源于身份验证密码薄弱或被盗。所以银行客户对于自身密码和银行账户要做到慎之又慎,切莫通过电邮和其他简讯途径泄露自身身份、秘码和账户的任何信息。

临近年关,有关银行的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骗子的花招也是五花八门。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以上图源:OCBC

椰子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增强自己的电信诈骗防范意识,切勿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简讯和不明邮件。 有时候就算想得多些,也比真的轻易上当受骗,强百倍!

大家有遇到过类似的电信诈骗吗?

事件升级!新加坡夫妇遭遇“华侨银行”电话诈骗,损失5年积蓄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