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新加坡已有累計2600例奧密克戎輸入。
很快VTL疫苗通道的機票又要恢復售賣了,讓人感到瑟瑟發抖。
雖然新加坡對外持開放態度,但比新加坡疫情嚴重得多的美國竟然把新加坡定義為高風險國家!
美國再調高
對新加坡的旅遊風險警告
(圖源:海峽時報)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周一(1月10日)在對新加坡旅行建議中,將新加坡重新歸類為高風險等級(3級)。
美國對海外國家有四個級別的旅行建議:
1級(低),2級(中),3級(高)和4級(非常高),不包括未知級別。
(圖源:cctv)
在美國對新加坡最新高風險建議狀態下,3級具體意思是:
「人們應確保在前往所列的目的地之前完全接種疫苗,建議未接種疫苗的旅行者避免到這些目的地進行非必要的旅行。」
不管怎麼說,美國把新加坡評為高風險國家,在網友看來總是有幾分諷刺。
美國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是這樣的
新加坡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是這樣的
(圖源:谷歌)
另外,從防疫措施來看,新加坡也保持著比美國更嚴格的測試和社交距離規定。
有網友問,美國是不是在給新加坡「穿小鞋」?
(圖源:環球網)
1月4日,CDC將新加坡的情況從 "非常高 "歸類為"未知",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自去年11月8日以來,第三方平台Our World in Data缺乏對新加坡的測試數據更新。
「未知」狀態引起了不小的騷動,因為當目的地的疫情情況被標記為「未知」時,人們反而被建議避免前往這些地方旅行。
也就是說,現在風險等級從「未知」到「3級」,看似調高了,其實是比未知情況要強。
(圖源:todayonline)
有些網友覺得新加坡才是應該對美國調高風險等級的那個~
美國是全球疫情的中心。但是,MMTF(跨部門抗疫小組)並沒有對來自高感染率國家的旅客進行任何限制或加強檢疫措施。我們知道新加坡需要進口必需品,但這肯定是我們絕對不需要的一個項目。
「建議未接種疫苗的旅客避免前往這些目的地的非必要旅行」請不要來。
境外輸入病例上升中
社區病例平穩
昨天周一(1月10日)新加坡的感染增長率從周日的1.80上升到1.83。
奧密克戎變體的新病例數量也從周日的327例上升到周一的389例。
衛生部說,有750個新病例,低於周日的845個,沒有新的死亡病例,其中487例為輸入病例,263例為本地病例。
(圖源:海峽時報)
每周感染增長率指的是過去一周的社區病例與之前一周的比率。每周感染增長率超過1,表明每周新增的新冠病例的數量正在增加。
而新增的奧密克戎病例中,126例是本地病例,263例是輸入病例。
重症監護室(ICU)的使用率為47.1%。
有169名病人住院,其中16人需要補充氧氣。
(圖源:CNA)
王乙康:新加坡不會清零
也不會取消所有社交限制
新加坡在已有奧密克戎的疫情狀態下,國會昨天1月10日星期一開會了~
(示意圖:新浪)
王乙康在國會上表態,新加坡不能在新冠大流行病中採取過於自由的開放方式,也不能採取另一個極端的清零戰略。
當時新加坡確立了「與新冠共存之後」,好多人說為什麼不幹脆放開?
(圖源:雅虎新加坡)
昨天王乙康解釋說新加坡不能取消所有的限制,因為醫療能力是有限的。
「取消所有的社交限制,讓傳染病不受控制地上升,最後醫療系統來承擔後果。」
現在新加坡已經根據 "可持續和實用 "的原則確定了應急醫療流程。
但是經過ICU培訓的工作人員不會 "在一夜之間或甚至在幾個月內增加數倍",只能慢慢來。
(圖源:CNA)
所以政府通過實施安全管理措施來控制感染人數。
另一面,新加坡也不能採取清零的戰略,因為這將造成「巨大的痛苦」。
這和李顯龍總理此前在10月9日的全國講話中所說的相呼應,當時他說政府 "幾個月前就得出結論,清零戰略已不再可行"。
當時李總理說,對新加坡來說,"無限期地保持封鎖和關閉 "代價是非常昂貴的。
「我們每收緊一次,企業就會進一步被打亂、工人失去工作、兒童被剝奪了適當的童年和學校生活、家庭被分離得更久。特別是有親人在海外的家庭,以及未能團聚的大家庭。
所有這些都會造成心理和情緒上的壓力,以及精神上的疲勞"。
所以新加坡只能走一條「中庸」的道路,並且在疫情局勢變化下靈活地調整。
進入椰子社區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進入【新加坡獅城椰子公眾號】看看
*熱商城年貨上線啦!戳圖去【新年限定】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