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音 異鄉情】父女齊心 讓80多年歷史的寧波同鄉會重新出發(19/01/2024)
「我一直以為我的籍貫是上海。」 37歲的陳秋裕從小就以為自己的籍貫是上海,直到20多歲時,跟著家人回寧波探親,才知道自己的祖籍是寧波餘姚。 在父親的鼓勵下,秋裕加入了寧波同鄉會,入會後發現會員不僅缺少年輕人,就連平時辦的活動也沒有太多人參與。 來聽聽秋裕和父親-寧波同鄉會會長陳國雄如何連同其他委員,讓同鄉會重新出發。
【原鄉音 異鄉情】近90年歷史寧波同鄉會早年如何凝聚本地寧波人(19/01/2024)
寧波人百多年前就開始到南洋謀生,在上世紀30到40年代可算是鼎盛時期。不過,真正在本地落地生根的寧波人並不多。有近90年歷史的新加坡寧波同鄉會目前的會員不到200個。 寧波方言有什麼特色?本地寧波人逢年過節都吃什麼?麻將和寧波人又有什麼關係? 來聽寧波同鄉會正、副財政胡兆興和崔吉忠的分享。
【原鄉音 異鄉情】早年下南洋的寧波人大多從事什麼行業?(19/01/2024)
雖然人數不多,但早年下南洋到本地落地生根的寧波人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當年在三個行業中可算是可算是佼佼者。 來聽聽寧波同鄉會的會長陳國雄,以及正、副財政胡兆興和崔吉忠分享寧波人當年主要從事什麼行業。
新加坡寧波人大多從商,後代許多受高教育,寧波文化和語言難以傳承。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籍貫,寧波同鄉會做了哪些大刀闊斧的改革?
早年下南洋的寧波人在三個行業可算是佼佼者,您知道是哪三個?麻將和寧波人有什麼關係?本地許多寧波人的報生紙上,籍貫欄目為何寫的是「上海」?
這集《原鄉音 異鄉情》,帶您走進本地的寧波社群。
你也可以到Spotify和Apple Podcast收聽【原鄉音 異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