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北部擬建新骨灰安置所 周邊居民:不能建在別處嗎?

2024-01-20

萬禮骨灰安置所。(聯合早報)

作者 劉智澎

說到死亡,不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人,都難免有所忌諱。

相信很少人會不介意住家附近有座殯儀館或骨灰安置所。

因此,當國家環境局在一個月前宣布,計劃在萬禮多建一座骨灰安置所和殯葬服務綜合設施時,周邊居民的第一個反應是:

「為什麼又是萬禮?房價下跌怎麼辦?」

新加坡目前有三座由政府管理的公共骨灰安置所,分別設在萬禮、義順和蔡厝港。

另有數十座由宗教機構管理的私立骨灰安置所,遍布全島各地。

義順骨灰安置所。(聯合早報)

環境局在文告中指出,義順骨灰安置所已經滿額,萬禮骨灰安置所也接近滿額,因此有必要提前規劃治喪設施。

至於萬禮為何再次「中選」,環境局解釋:

決定建在萬禮道和三巴旺路的交界處,是考慮到所需的土地面積、周邊地區的發展計劃,以及對交通的影響等因素。

不過,住在附近的義順和三巴旺居民並不買帳。

房價不要再跌了交通不要再堵了

擬建新設施的地段,坐落在三巴旺高爾夫球場對面、義順軍營旁的空地,距離現有的萬禮骨灰安置所約四分鐘車程。

(聯合早報製圖)

地段周圍有多個公寓項目如Hong Heng Mansions、Forest Hill和The Essence。

一些公寓居民接受《今日報》訪問時直言,當初選購這裡的房子,是因為這裡靠近市區,景色一覽無遺,而且綠意盎然。

若在附近興建新的骨灰安置所,房價可能會下跌,公寓項目的集體出售計劃也會受影響。

住在Hong Heng Mansions的居民坦言,公寓曾在去年2月以1億3300萬新元整體求售,只可惜當時找不到買家。

「政府現在突然說要再建一個骨灰安置所,對我們很不公平。」

三巴旺一帶的泉濱坊屬於有地住宅,這裡的居民擔心附近興建骨灰安置所會影響房價。(今日報)

也有居民認為,把這種「敏感設施」建在十字路口,對風水不利;對路過的駕車人士來說,也不是個好兆頭。

清明時節不只是雨紛紛,路上交通擁堵也真夠煩人。每年清明節的前後兩周,骨灰安置所附近的路段都會出現祭祖人潮。

因此,環境局於2023年規定,在「祭祖高峰期」開車前往蔡厝港和萬禮骨灰安置所祭祖的公眾,必須提前上網預約停車位,並按指定時間抵達。

每年清明節的前後兩周,萬禮骨灰安置所附近的路段都會出現祭祖人潮。(聯合早報)

讓每個社區都有一座小型骨灰安置所?

居民們累積了一個月的「怨氣」,終於在星期二(1月16日)的環境局對話會上爆發出來。

好啦,說是「爆發」未免有點誇張。

負責安排這場閉門對話會的義順集選區議員陳澮敏說,出席的100名居民都心平氣和,言之有理。

當中,最多居民提出的論點是:

「與其集中在萬禮興建那麼多大型治喪設施,不如在全島各地興建更多小型治喪設施。」

有居民建議,當局應該採取「分散式」(decentralised)規劃,如此一來就有更多地點供選擇。這也能方便不同地區的居民就近祭祖,不必大老遠跑到萬禮。

陳澮敏也對這項建議表示贊同: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摒除迷信,把骨灰安置所視為一個既方便又實用的設施。」

義順集選區議員陳澮敏(左圖,面向鏡頭者)為居民安排對話會,與環境局討論骨灰安置所興建事宜。(今日報)

其實,在住宅區附近興建骨灰安置所引起的風波,在2015年早有先例。

當年有95名盛港西居民,因不滿預購組屋旁將興建設有骨灰安置所的廟宇,要求取消購屋,並向建屋發展局索取全額退款。

後來,當局重新為盛港西土地進行招標,讓土地恢復原本的華族廟宇用途,這起風波才告一段落。

除了骨灰安置所,近年在社區興建的療養院和客工宿舍也引起當地居民群起反對,理由同樣是:

「感到不自在。」

一旦住家附近出現自己不喜歡的項目,就千方百計地反對,甚至聯署請願,恐怕只會助長新加坡人的「鄰避」(Not In My Backyard,簡稱NIMBY)心態。

即使不建骨灰安置所還會有骨灰撒土園

在萬禮建造多一座骨灰安置所的計劃,目前尚未有定案。

環境局還須展開環境影響評估調查,研究這項工程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水質監測、噪音和空氣素質,以及對動植物生態的影響。

評估調查預計最遲在2025年結束。

擬建骨灰安置所的地段,位於萬禮道和三巴旺路的交界處。(聯合早報)

隨著人口迅速老齡化,骨灰安置所和治喪設施等需求也會相應增加。

有殯葬業者告訴《今日報》,目前有八成家屬選擇把逝者的骨灰放在骨灰安置所,其餘的則選擇海葬或骨灰撒土。

新加坡第二座骨灰撒土設施「萬禮靜心園」預計2025年啟用,希望屆時周邊居民不會再有任何異議。

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活人也得逐漸習慣與逝者「共享空間」了。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
  • 70年風雨兼程!新加坡員工轉型之路背後的進化史
  • 新加坡新內閣名單出爐!四十多歲就當部長的可不少!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新加坡的內閣是怎麼組成的?【新加坡百問百答96】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猜不到吧!掌握內地富豪最多秘密的人,居然藏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