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發布了首份綠色公共服務計劃(GreenGov.SG)報告,詳細介紹了公共部門在2022財年(2022 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排放情況和資源足跡,及其為加強環境可持續性而採取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綠色公共服務計劃於2021年推出,是推動「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的重要因素。
綠色公共服務計劃報告包括了溫室氣體排放、能源消耗和用水方面的數據,統計數據涵蓋了辦公樓、醫療設施、學校、公共設施、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和車輛等諸多方面。
傅海燕
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部長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發布公共領域環境可持續績效報告的政府之一。這標誌著我們的鄭重承諾,政府將參與氣候行動議程,落實綠色公共服務計劃的舉措。與私人領域和更廣泛的社群一樣,我們也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學習。我們鼓勵個人、企業、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團體,與我們一起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新加坡建設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未來。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根據綠色公共服務計劃,公共部門承諾約在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比新加坡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國家目標提前五年。同時,公共部門亦承諾到2030年,將能源和水的使用量分別減少10%,廢物處理量減少30%。為此,公共部門已採取多項措施:推行綠色建築和綠色車隊、減少浪費,並增加太陽能的使用。這些努力將提升未來幾年的數據表現。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2財年,公共部門排放了3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比2020財年的基線降低了約5.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大士焚燒廠已於2022年初停止使用。
隨著更多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包括交通、醫療保健、廢物管理和水處理設施的完成,公共部門的排放量將持續上升,預計約在2025年達到峰值。與此同時,隨著更多計劃中的減排策略進入實施階段,長期排放量預計將逐步減少,約在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
減少能源消耗
公共部門將加強節能基礎設施的建設,並部署可替代低碳能源。自2021年起,所有進行重大改造的,新建的和現有的公共部門建築都必須達到綠色建築標誌白金級超低能耗標準。截至2022財年,已有39座建築達到或超過標準,與2005年相比,節省了60%的能源。
減少用水量
公共部門將通過提高建築設計及設備的用水效率,在建造過程、冷卻塔和衛生設施中使用非飲用水等措施,從而減少用水量。
減少碳排放
報告中值得關注的目標還包括碳減排:到2035年,實現100%的清潔能源汽車覆蓋率;到2030年,安裝至少1.5千兆峰瓦的太陽能。這項舉措將促使國家實現年內至少部署2千兆峰瓦太陽能的目標。為了減少碳排放,公共部門正在探索使用替代低碳能源為運營提供動力的方法。
此外,報告中表明,垃圾焚燒和廢水處理等基礎公共服務所遺留的污染物排放難以迅速消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公共部門正在探索創新的解決方案,如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
2023年底,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和亞洲慈善組織韓禮士基金會發布的《2023年可持續貿易指數》報告顯示,新加坡的可持續貿易指數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該報告通過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指標,評估全球30個經濟體如何在推進貿易和追求可持續發展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報告還指出,新加坡在維持貿易基礎建設水平及易於推動國際貿易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
新加坡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為新中企業在深化可持續發展合作方面提供了更多機遇。尤其是在中國「雙碳」目標下,兩國企業將在合作過程中相互學習、借鑑經驗,共同致力於實現凈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