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採取多項措施 應對電信網絡詐騙

2024-01-20

近年來,新加坡民眾遭遇的電信和網絡詐騙案例一直居高不下,給普通民眾帶來不小的損失和困擾。為此,新加坡政府也是想盡辦法,對這些犯罪行為圍追堵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新加坡人普遍遭遇的電信和網絡詐騙案例,以及政府的應對措施。

新加坡公布2023年高發詐騙類型,電信網絡詐騙位列其中(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Singapore Police Force)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今年1月4日發文表示,新加坡用戶每年接到約16億通國際來電,其中很多是來自海外的詐騙電話。為進一步打擊國際詐騙電話,保護本地用戶,四家主要的新加坡電信公司為手機用戶提供新選項,讓他們可以選擇屏蔽所有海外來電。

除了屏蔽海外來電,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也持續與電信公司合作,爭取到今年夏天,手機用戶也可屏蔽國際電話號碼發送的簡訊。

新加坡屏蔽所有前綴加「+65」以偽裝成本地來電的國際電話(圖源自網絡)

為打擊國際詐騙電話,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此前已與電信公司逐步採取措施,這包括預先屏蔽所有頻率異常高的國際來電,因為這些電話可能是使用自動化系統撥打的詐騙電話。此外,所有前綴加上「+65」以偽裝成本地來電的國際電話也被屏蔽。2023年1月至9月,本地電信公司攔截超過3億個詐騙電話。這意味著同一時期,每四通國際來電中,就有一通被屏蔽。

記者2022年底剛到新加坡時,每個月都會接到幾次使用自動化系統撥打的詐騙電話,這些電話一般都是偽裝成新加坡移民局、海關等政府部門打過來的。不是說我的護照出現問題,需要進一步核對,就是說在境外人士給我寄的包裹中發現違禁物品,需要我配合調查。但其實,新加坡政府是不會以電話的形式來詢問這些問題的,這些都屬於典型的詐騙電話。不過,有賴於新加坡政府對詐騙電話的不斷攔截屏蔽,最近幾個月,我接到這種詐騙電話的次數已經很少了。此外,還有假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人員聲稱要辦案,要求受害者轉帳到指定的「安保戶頭」或提供銀行資料,這一類電話詐騙也使得不少人上當受騙。

新加坡網絡詐騙案中,受害者提供的部分聊天截圖(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Singapore Police Force)

但是,隨著大量詐騙電話被有效攔截,犯罪分子又將詐騙平台轉移到了社交媒體帳號,誘導受害者安裝含有惡意軟體的應用,藉此操控受害者手機,清空他們銀行戶頭內的款項。

為應對不斷變化的詐騙和欺詐手段,新加坡警方從去年10月起宣布與一些社交媒體平台合作,撤下社媒平台上誘使公眾下載惡意軟體的假廣告並封鎖有關帳號。

警惕陌生來電的相關提示(圖源:CNA)

新加坡的三家銀行推出虛擬保險箱功能,讓客戶把部分存款「上鎖」。這筆錢不能通過數碼方式轉出,只有通過銀行指定方式驗證身份後才可「解鎖」,而方式之一是客戶須親自到銀行分行出示身份證或護照辦理。如此一來,即便客戶不小心墜入騙局,也可避免戶頭被掏空。

此外,新加坡本地銀行陸續在手機應用增添了防詐騙偵測功能,一旦偵測到客戶的手機裝有惡意軟體或有危險的權限設置,客戶將暫時無法使用銀行手機應用。

新加坡全國罪案防範理事會和政府科技局聯合研發可以屏蔽詐騙信息和電話的手機應用程式ScamShield

新加坡政府一再提醒民眾,要通過「ACT」步驟來保護自己。「A」代表「加設」(Add),即主動加設防詐騙應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C」代表「檢查」(Check),即時刻留意詐騙跡象,確保交易是通過真實平台完成的;「T」代表「報告」(Tell),遇到詐騙後要儘快通知當局,以防更多人受害。

由於詐騙的源頭是在國外,新加坡政府也在通過國際社會合作努力解決問題。去年,新加坡與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簽署備忘錄,希望通過跨國合作保護新加坡人免受詐騙傷害。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表示,近年來詐騙惡行藉助數碼科技發展迅猛,政府將採取更多預防措施限制行騙渠道,公眾也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增強防詐意識。(駐新加坡記者 劉暢)


相关文章

  • 2名新加坡PR被判坐牢打鞭,或取消身份!只因做了這件事...
  • 新加坡前CID高官收賄後潛逃中國17年,又因在當地犯罪被遣返受審!
  • 新加坡女子被中國朋友拘禁5小時索要$20萬天價「贖身費」竟是因為
  • 李凱馨憔悴現身 「絕不可能說出辱罵中國的話」
  • 女子稱巧遇星展銀行前總裁高博德 本尊澄清:那不是我
  • 在夜店無故揮拳傷兩人 32歲男子判坐牢20周
  • 組屋走廊上脫褲猥褻鄰居貓咪 20歲男子認罪
  • 總理和內閣部長今晚宣誓就職 尚達曼總統主持
  • 我國和南美洲國家巴拉圭簽署碳信用合作執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