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東方日報》報道,過去拜虎爺、打小人驅霉運都是以年長者居多,許多年輕人對這個節日有距離感,不知為何祭拜的意義,以致認為是迷信膜拜的活動。
不過,馬來西亞太平大伯公百年古廟通過宣傳,參與者有年輕化的趨勢。
該廟廟祝黃申威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指出,親臨神廟「打小人」的信眾超過60%為年輕人,尋求代拜者超過80%是年輕人。據他統計,該廟今年共吸引200人參與「打小人」活動,另350人通過廟方以代拜形式「打小人」和祈福。
吸引年輕人傳承傳統文化信仰 黃申威說,該廟是透過社交媒體進行教育宣導工作,講解祭拜的意義,讓更多年輕一代明白該節日的意義與來源,繼而接受和參與。
「我們將這個節日轉化成傳統文化信仰活動,而非純粹拜神或迷信活動,以吸引年輕人來體驗,共同傳承文化信仰。」
他也說,驚蟄日拜祭白虎,不是單一的打小人,也包括迎接貴人,「白虎也稱為咬錢虎,可求財求健康,更是小朋友的守護神」。
黃申威表示,接手廟祝後,這是該廟歷年來最多人祭拜的一次,當中,超過60%是20至40歲以下年輕人,而尋求代拜者超過80%是年輕人,包括新加坡、柔佛人,以及在外州外縣謀生的遊子。
一名參與者梁思佩(21歲)受訪表示,家人沒有奉行在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今日會前來參與,主要是在社交媒體接觸到相關訊息而來體驗。她表示,出發點是拜個平安,延續民間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