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今天(5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表示,私召車和網約車服務的日益普及,點對點服務(P2P)的格局也發生了變化。2020年至 2023年期間,乘客在路上或在德士站叫車的路邊叫車比例從 23%下降到12%。與此同時,德士數量也從 1萬5800輛下降到1萬3600輛。儘管如此,尤其是對於某些通勤人群和某些地點來說,德士和路邊叫車服務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陸交局指出,在檢討了德士私召車監管框架後對其做出四方面的調整。
首先,德士的法定使用壽命從目前的八年延長至十年。在去年,德士首次檢查合格率(FIPR)達到 99.5%,遠高於德士業者 98%的合格標準。
許連碹說:「延長法定使用壽命可讓德士業者在更長的時間內分攤車輛成本。陸交局也會和業者合作,確保把節省的成本會傳給司機。」
其次,車齡不足三年的德士保養良好,去年較新德士的首次檢查合格率為99.8%,因此當局決定將檢查次數從每半年一次減少到每年一次,以縮短停運時間。
第三,車齡超過十年的私召車去年的首次檢查合格率為84.5%,因此當局將更頻繁檢查,從目前的每年一次增加到每半年一次,以確保車齡較高的私召車適合上路行駛載客。
最後,當局將逐步取消較小型德士業者必須提供預約電召服務的規定。因為這項服務使用率較低,但成本較高。當局注意到仍有小部分乘客依賴這項服務,約占點對點服務的1%。因此目前提供超過99%預約電召服務的康福德高將繼續提供這項服務。
陸交局也將簡化德士司機職業資格培訓課程,減少考取這一執照所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以鼓勵更多有意從事私召車經營的司機考慮考取職業資格。獲得職業駕駛執照後,他們既可以駕駛德士,也可以駕駛私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