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處理3750萬標箱 我國港口吞吐量創新高

2022-01-15

我國港口去年處理了3750萬個標準箱,比前年增加1.63%,使新加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櫃轉運港。去年的海事燃油銷售增長也保持強勁,是繼2017年後第二次突破5000萬公噸。

儘管全球供應鏈因冠病疫情受干擾,我國港口去年的貨櫃吞吐量仍創新高,達3750萬個標準箱,比前年增加1.63%;貨運量也增加1.4%,達5億9900萬公噸,新加坡依然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轉運港。

交通部長易華仁前晚在新加坡海事基金新年餐會上致辭時,總結我國海事業和海港去年的整體表現。

根據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的文告,我國去年的海事燃油銷售(bunker sales)增長保持強勁,是繼2017年後第二次突破5000萬公噸。

易華仁透露,去年有九家海事公司在新加坡開設業務,另有14家企業擴充在本地的運作。

他指出,儘管全球供應鏈中斷,新加坡港口仍是一站式港口,也作為彌補運輸延誤時間的補時港(catch-up port)。新加坡港務集團重新開放岌巴碼頭、開始使用新的大士港口堆場,以及調動更多人手協助業者緩解供應鏈中斷的影響。

從四方面著手維持全球航運樞紐地位

展望海事業下來的發展,易華仁指出,隨著亞洲的崛起,包括中國、印度和東協,更多資源和商品將流入亞洲,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需求。此外,地緣政治的競爭以及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已迫使全球政府和企業重新審視供應鏈策略的韌性,這可能影響航行距離和船舶體積,對更靈活的航運服務的需求也可能增加。

要抓住下一個增長勢頭,維持新加坡作為全球樞紐港口和國際海事中心的地位,海事業就必須在韌性、數碼化、去碳化及人才方面繼續努力,這四大因素也將是當局下來更新海運業轉型藍圖時的考量。

易華仁指出,各國和企業正採取各種措施加強供應鏈,挑戰是如何在不影響效率和競爭力的情況下,確保供應鏈有韌性。能以具競爭力的價格,為客戶提供定製化貨運方案的海運公司將最能把握這個商機。

「我們將繼續投資於自動化和數碼化科技,為我們港口的客戶提供一流的碼頭裝卸和海事服務。」

當局今年也將陸續推出新的港口系統和計劃,進一步推動海事業數碼化。海事局已資助近300萬元給八項計劃,發展數碼燃料添加(digital bunkering)方案。

這些項目將利用質量流量計系統(mass flow meter systems)、新的物聯網設備,以及海事數據中心的數據,縮短處理添加燃料文件的時間,每年預計可為業界省下超過3萬9000個人工日。

此外,海事局將在下來幾個月內推出2050年新加坡海事業去碳化藍圖,列明減少國內海運碳排放的計劃,支持全球降低國際航運排放的努力。這包括在替代燃料和能源管理,以及推廣綠色融資方面帶頭展開研發項目。

易華仁指出,在多國經歷「大辭職潮」之際,海事業的薪酬及職業發展配套須具競爭力,以吸引人才加入。

當局正與勞資政夥伴合作制定商業及培訓需求,共同為技能發展提供資助。海運業轉業計劃也已加強,讓中途轉業者和現有海事員工在自動化、數據分析、網絡安全和去碳化等領域從事全新或擴展的工作。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主持一姐愛女:「中國人都是傻X」 慘遭劇組除名
  • 魏成輝晚宴風波:部長們與蘇海金的偶遇,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 荷蘭生產罐裝羽衣甘藍或含橡膠碎片 食品局下令召回
  • 魏成輝:當年籌辦三場私人晚宴 都遵守所有防疫限制措施
  • 一款荷蘭生產瓶裝羽衣甘藍 遭食品局下令召回
  • 闖新國海域拒檢撞巡邏艇 大馬釣魚客判監打鞭
  • 洗錢案被告飯局持續延燒 魏成輝:皆遵守冠病安全管理措施
  • 貓遭挖眼剖腹 公眾促緝狂徒
  • 「華彩2025」開幕禮精彩演出接連上演  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得主獲頒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