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濱海灣浮動舞台改建的衛國廣場不僅擁有可容納3萬人的環形看台,還設有空中戶外泳池、國民服役主題展區等,預計將在2027年竣工,成為新加坡又一重要地標。
由濱海灣浮動舞台改建的衛國廣場將用於舉辦大型國家和社區活動,例如國慶慶典、濱海灣跨年倒數、文藝表演和體育賽事等。(國防部構想圖)
衛國廣場(NS Square)奠基儀式3月19日在濱海灣舉行,約400名國民服役人員出席。
李顯龍總理在2017年國民服役50周年慶祝活動期間首次宣布將濱海灣浮動舞台(The Float @ Marina Bay)重建為衛國廣場,向所有的國民服役人員及他們的家人致敬。
衛國廣場將設立一個永久舞台,並專門建造一個延伸至濱海蓄水池的地下室。圍繞舞台的環形看台的懸臂結構跨度達25米,在東南亞屬首例,可容納約3萬個座位,讓觀眾從多視角欣賞舞台上的表演。
除了舉辦大型國家和社區活動,如國慶慶典和濱海灣跨年倒數活動等,衛國廣場也會用於舉辦音樂會、文藝表演和體育賽事等公共活動。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在奠基儀式上致辭時說:「衛國廣場將是一個全新的設施,它建立在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所共同擁有的豐富傳統和歷史遺產的堅實基礎之上。」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左二)與衛國廣場董事會主席林明彥(左一)一同觀看廣場的全景模型,了解廣場的設計與建造思路。(曾坤順攝)
黃永宏指出,新加坡武裝部隊和內政團隊的強大取決於組成團隊的人,而戰備軍人構成了新加坡作戰部隊的主體。「如果沒有國民服役人員的堅守與承諾,我們的部隊就不可能強大,我們的威懾力也會喪失。」
他說,衛國廣場旨在為戰備軍人及家屬提供一個場所,讓他們享受多年來所保衛的新加坡的和平與繁榮。
善用獨特濱海地點融入社區體育設施
廣場也將善用獨特的濱海地點,融入適合各年齡層的各種社區體育設施,如健身房、設有嬉水區的空中戶外游泳池,以及水上運動中心等。公眾不僅能進行皮划艇和划龍舟等活動,還可以在海濱美景旁享用美食。
在衛國廣場內,公眾不僅能進行皮划艇和划龍舟等活動,還可以在海濱美景旁享用各類美食。(國防部構想圖)
衛國廣場也設有國民服役主題展覽區,分為橫跨兩層樓的沉浸式空間,以及可欣賞城市海濱風景線的觀景廊。展覽區通過各種多媒體平台和硬體設施展現新加坡武裝部隊、警察部隊和民防部隊人員的故事,以及他們所作出的貢獻。
衛國廣場設有國民服役主題展覽區,通過各種多媒體平台和硬體展現新加坡武裝部隊、警察部隊和民防部隊人員的故事。(國防部構想圖)
新加坡第三師參謀長陳康偉上校受訪時說,自新加坡獨立以來,國民服役一直是新加坡國防的基石。世界各地發生的衝突進一步凸顯保衛國家、保護親人的重要。
陳康偉從軍12年後仍繼續擔任戰備軍人。他說:「這讓我能夠參與指導下一代,就像我的前輩和導師激勵我繼續保衛新加坡一樣。」
談及對衛國廣場的期待,他說:「有了這個廣場,我們可以向家人朋友講述自己的服役經歷,一起參與新設施的多項活動。廣場成為一個象徵性地標是對國民服役人員努力的認可。」
將采多項可持續舉措 節能減排
為促進節能減排,衛國廣場的建設工程將採取多項可持續舉措來減少能源消耗,包括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綠色屋頂、採用節水設備以及注重雨水收集等。
衛國廣場超過八成區域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以減少空調能耗;其餘區域也將利用濱海灣區域供冷網絡的空調系統,通過高效的中央冷凍水系統來節約能源。
廣場的建築屋頂將廣栽綠植,以起到滯留雨水、提高隔熱、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