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炒粿條也會食物中毒身亡? 台灣政府證實跟這個毒素有關

2024-03-29

相信蟻粉都有過食物中毒的經驗,常見症狀不是發燒就是上吐下瀉。

但食物中毒導致急性腎衰竭,甚至幾天內就過世,紅螞蟻可是頭一次聽聞,連台灣醫生也直言相當罕見。

這起食物中毒事件雖然發生在台灣,但「罪魁禍首」竟然是新加坡人也很愛吃的——炒粿條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涉事的餐廳是位於台北市遠百信義A13百貨公司的寶林茶室,售賣馬來西亞素食。

截至今天(3月28日)下午,已有18名台灣食客「中毒」。他們都在今年3月19日至24日到過寶林茶室用餐,多數人吃了炒粿條,有的點了滑蛋河粉、泰式炒河粉和香蘭葉飲料。

其中兩人因急性腎衰竭,經搶救後宣告不治;另有五人在加護病房接受觀察。

寶林茶室在台北的所有分店已被令停業。(聯合報)39歲的男死者在3月22日用餐後,出現嘔吐、腹瀉和心悸症狀,隔天送往急診室後不治身亡。

66歲的男死者則是在3月19日用餐後開始腹瀉,服藥後情況好轉,23日卻突然惡化送往加護病房,裝上人工心肺(ECMO)仍無法挽救。

台灣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多數肝腎衰竭病例都能用人工心肺救治,但這兩起因「猛爆性酸中毒」導致肝腎衰竭並在幾天內逝世的病例,是他「這幾年在臨床上從未見過的嚴重情況」。

台灣衛生福利部指出:

「這是台灣近十年來最嚴重的食安事件。」

1毫克毒素就足以致命 台灣衛福部今天(3月28日)晚上8點30分召開記者會,公布死者的遺體解剖結果,證實是由一種名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的毒素造成的。

這種毒素常見於河粉、米線、玉米粉、木耳和天貝(tempeh)等米制或穀類的發酵食品。

米酵菌酸容易在22至33攝氏度的潮濕環境下產生,即使高溫烹煮也殺不死。人體只要接觸到1毫克的毒素,就會影響腎臟、肝臟和腦部,足以致命。

黃豆發酵食品天貝在室溫放置太久,可能產生米酵菌酸。(ALAMY)台灣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台灣過去從未發生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但中國曾發生幾起重大案例。

2020年10月,中國黑龍江省一家九口在吃下含有米酵菌酸的「酸湯子」玉米面後死亡;2023年7月,河南省兩名女子因食用變質的涼皮而米酵菌酸中毒,造成一死一傷。

既然米酵菌酸無色無味,洗也洗不掉,煮也殺不死,人們要怎麼降低接觸風險呢?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生提醒,不論是素食或葷食,保存不當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 如果食物放置在室溫,必須儘快吃完,吃不完就要放入冰箱。
  • 隔夜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也應放入冰箱。
  • 避免在家裡發酵玉米、椰奶或果肉。若無法避免,可以添加醋或檸檬汁,以減少毒素形成。
  • 在外用餐也要注意餐廳的整潔和衛生情況。
現在真的是「馳名」炒粿條了。(聯合報)「前科」累累的餐廳 紅螞蟻在寶林茶室的網站上咬了咬,發現餐廳創辦人黎仿軒是馬來西亞華僑。

他2020年在台北的饒河夜市靠售賣炒粿條和咖喱雞起家,後來轉型售賣馬來素食料理,深獲馬國留學生喜愛。

但這家位於遠百信義的分店,去年曾因拖欠蔬菜供應商60萬元台幣(約2萬5000新元)而上新聞。

原定本月底租約到期後歇業的分店,也遭懷疑是要趕在結束營業前清空庫存里的食材,才會釀出禍端。

台北市衛生局到現場稽查時,抽驗了粿條、香蘭葉、豆芽和醬油等食材,卻發現餐廳廚房裡的砧板和刀具沒有放回原位,碗盤也疑似有蟑螂排泄物。

台北市長蔣萬安說,有關當局已勒令寶林茶室在台北的所有分店暫停營業,並確認食材廠商是否也有供貨到其他餐廳。

寶林茶室廚房衛生不達標。(自由時報)紅螞蟻好奇的是,餐廳員工怎麼都沒食物中毒?難道他們沒在餐廳里吃員工餐?

還是說,員工自己也知道餐廳有多麼不衛生,所以不敢吃?


相关文章

  • 馬國長途巴士意外 約七成發生在晚上10點至凌晨6點
  • 家門前險遭四男擄上車非禮 柔女極力反抗僥倖脫身
  • 新山商家豆花份量惹議 客人嘲:買盒子送豆花?
  • 預計2030年缺六成護士 馬國衛長促公私攜手解困
  • 菲律賓80歲省長再婚 30歲嬌妻:要跟你一起變老
  • 泰國一天然氣儲存設施發生大火 一人死亡
  • 堅持每天存硬幣 印尼小販三年存夠錢付首期買房
  • 五名中國商人在曼谷被綁架 其中兩名嫌犯為泰警
  • 菲律賓80歲省長再婚 30歲嬌妻:要跟你一起變老
  • 泰國一天然氣儲存設施發生大火 一人死亡
  • 堅持每天存硬幣 印尼小販三年存夠錢付首期買房
  • 馬國逾百家KFC熄燈 業者:受影響員工會調到其他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