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新明日報》報道,網上出現請人代購買票,或是教人購買VTL車票的「技術教程」指導冊子,稱能讓購票者在幾秒鐘內自動填寫完一名乘客的資料。
巴士公司漢達英達(Causeway Link)周四(1月13日)早上9時開票售賣2月第二周,即2月7日至13日(初七至年十三)往返馬新兩地的車票。
但在開賣前,網上出現兩個稱能教導購票者「插隊」買票的貼文,一個免費「傳授」,另一個則註明要收費。
網絡發展公司ProgTrust私人有限公司周三(12日)的面子書貼文表示,近期有太多人在購買馬新陸路VTL車票時遇阻,有者甚至花費數百元向第三方購票。因此,他們想提供一個能繞過購票網站排隊系統的方式,但該方式只適用於Causeway Link車票。
公司貼文下隨即附上視頻,教導購票者如何一步步設置電腦或電子儀器來「搶票」,供人免費收看。
ProgTrust私人有限公司高級網頁編寫員黃根瑞表示,在這時候上載指導視頻是想協助更多人買票回家,因為許多身邊的人都為買VTL車票發愁。
免費教導造福真正遊子 「我們也知道許多人使用相同的方式教人但卻收費,這種情況已影響到承受冗長的疫情期後,真正在尋找管道回家的遊子。我們堅信每個人都理解教導的方式才公平。如果我們只將這方式授給部分人,為此或製造了另一種服務,我們不要這麼做。」
《新明》記者也在網購平台Carousell發現有網民以「指導人」自居,開價高達200元宣導使用機器人(Bot)「插隊」購買Causeway Link車票的方式。
收「學費」不道德也不公平 公眾抨擊稱,大家在疫情下生活已很不容易,盼到馬新VTL開通後,無非是希望能回家探望久未見面的摯親,趁機賺錢的做法不僅落井下石,也十分不道德,對循規蹈矩購票的人也不公平。
此外,Causeway Link副執行董事林鎮芳表示,本周四是公司首次嘗試不啟用讓購票者提前在線上虛擬等候室排隊的做法,當天一個早上共有10萬人登入。
「購票者也無需浪費時間排隊購票。最重要是加速購票程序,那些遲登入的人在登入後就能一眼看出哪些票已經售出,不用白白排隊。另外,不啟用排隊系統也能防止有心者占便宜獲利。」
對於本周五突然又出現排隊系統,林鎮芳解釋當時因為登入流量太高而再次啟動排隊系統,但時間不長。當車票全售罄後,他們也順勢在排隊網頁上通知購票者。
專家:「插隊」軟體存疑 專家表示,教導程序或許可行,但「插隊」方式使用的軟體或應用品質仍需存疑。
新躍社科大學學者林福存受訪時認為,「插隊」買票方式背後的概念、科技或服務並非新穎,主要是將原本需要自己填寫表格或運作的程序自動化。
「這樣的方式或許可行,但該「插隊」方式的軟體與應用品質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也不能確定。」
擔心被駭客偷取資料 他指出,例如,那些「指導」方是否能做出軟體發展品質保證說明,確認使用特定應用「插隊」後,不會不小心讓駭客輕易偷取資料。
「而且作為機器人,我們又如何知道它們不是被駭客侵入來進行不該進行的程序,影響到其安全。」
另外,林福存也指出,在使用這些軟體時,要如何確保可以保障個人隱私,或不讓資料外泄或被存檔的可能性發生,這些都存有疑慮。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