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塑料袋收費確實可減少使用量 曾在國會上支持商家為塑料袋收費的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越來越多商家開始為購物袋收費,確實有助於減少消費者不必要地使用塑料袋。
零廢新加坡執行董事陳慧玲也同意這一點,她認為收費會鼓勵消費者在使用購物袋時更加謹慎,尤其是在不需要購物袋的情況下,因為購物袋不再是免費的。
但是,如果不能用更環保的替代品來取代購物袋,又或者有充分的理由使用一次性包裝袋,陳慧玲覺得,依然可以使用一次性包裝袋,例如為了保持衛生而用來包裝超市水果或肉類的透明塑料袋。
商家收費過高 會讓消費者不想再光顧 陳慧玲說,徵收購物袋的費用,就算只是1角錢,也可能有人認為不合理,因為人們需要時間習慣為購物袋付費。
但她確實遇過消費者抱怨商家的購物袋收費過高,揚言不再光顧的情況。她希望,商家額外收費是為了改變人們的行為,減少多餘的一次性用品,而不是為了謀取利益。
林謀泉也認為,如果商家徵收過高的費用,消費者認為太貴,就會不再願意光顧。
國家環境局公民小組義工鄭源福指出,較高的收費通常是可以多次使用的環保袋,因此不認為有必要限制企業徵收購物袋的費用。
他認為,徵收塑料袋費用的商家,應該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試圖跟上環保的潮流,因為企業若是為了賺錢,這麼做賺的錢也不多。
應該用收費所得支持環保產業 雖然徵收購物袋費用是商家的權利,但陳慧玲認為,商家可以考慮幾個因素。
首先,商家可以考慮所提供的袋子是否可以重複使用,以及每次交易所使用的購物袋數量。
她也建議商家考慮袋子是否有必要,是個主要包裝還是次要包裝,以及收費對改變消費者習慣的影響,再決定一個合適的收費金額,從而減少過量使用包裝袋。
零廢新加坡最近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建議企業,尤其是超市,對所收取的購物袋費用有交代。
除了上報所收取的費用外,商家不應該將這些費用當作盈利,而是用來幫助環保產業或組織。
對於支持「自備購物袋」(Bring Your Own Bag,簡稱BYOB)運動的國人,陳慧玲也覺得欣慰,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減少一次性包裝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