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天氣酷熱看診人數增加,醫生有什麼避暑妙方?

2024-04-14

最近酷暑難耐,到中西醫診所問診的人數增多。受訪醫生和專家指出,由於氣候變暖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影響,高溫相關疾病不再只限於戶外勞動者,每個人都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患有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年長者。

(陳斌勤攝)

根據新加坡氣象署4月1日發布的天氣預報,4月上半月比前兩周更多雨,多數天的每日最高氣溫維持在34攝氏度至35攝氏度的高溫,有時還超過35攝氏度。如果空氣中濕度很高,人體感受到的熱度會更高。

高溫相關疾病 病例增加

《聯合早報》記者向多家中西醫診所的醫生查詢,發現近期高溫相關疾病數量呈上升趨勢。

東北醫療集團(Northeast Medical Group)業務拓展總管梁佳榮醫生受訪時說,最近脫水和頭痛症狀的病例增加,這可能是輕度中暑的徵兆。

他指出,在高溫環境下,中暑、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熱痙攣(heat cramp)等症狀更為常見,長時間出汗也可能導致濕疹發作。

中華醫院VIVA分院主管陳蓓琪醫師也注意到,因天氣炎熱引發的急性腸胃炎、過敏性鼻炎、頭痛等病例有所增加。天氣悶熱潮濕,有利於細菌滋生,使食物變質,引發胃腸道感染。

陳蓓琪說:「天氣炎熱,大家都習慣關門窗、開冷氣機,導致空氣不流通。同時,氣壓低、濕度高,室內塵蟎或塵蟎代謝物濃度較高,就容易導致過敏性鼻炎發作。」

她也提到,室內外溫差大,對於敏感的鼻炎患者來說,高溫天氣可能會加劇症狀。

衛生部2023年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因高溫相關疾病住院的人數總體保持穩定;以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情況稍有緩和,從2021年的71人,減少至2022年的47人。

專家:老人小孩應多加防範

一般認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容易患高溫相關疾病。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人體御熱研究中心主任李家煒副教授提醒,高溫引發的健康問題不只影響特定職業人群,老人和小孩也得多注意。

談及高溫致病的三大因素,李家煒說,環境、衣著和工作強度,都可能造成中暑、頭痛等症狀。「脫水會導致大腦和其他部位的血管變窄和組織萎縮,當大腦收縮並脫離頭骨時,就會引起頭痛。」

他解釋說,長時間處於高溫下,身體會通過多出汗和讓皮膚血管擴張來散熱,這個過程有時會讓血壓降低,結果引起頭痛。

李家煒也警惕,長期處於高熱應激(heat stress)和慢性脫水環境中,還可能引發慢性腎病。

「為了散熱,人體會讓血液從重要的器官流向皮膚,減少送到器官的氧氣供應。這會對患有心臟、腎臟和肺部疾病的年長者造成影響。」

他也指出,血液稀釋劑、失智症藥物等,也會影響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希望社區組織可以更多地參與高溫疾病相關的宣導工作,確保獨居長者知道必要的避暑常識。」

避暑小貼士

新加坡富樂康中醫院長徐常清博士分享防暑抗熱貼士:

1. 適宜的穿著:選擇輕薄、寬鬆的衣服,最好是淺色系,淺色能反射陽光,不易吸熱;天然材料如棉或麻製衣物更透氣,能幫助身體保持涼爽。

2. 補充水分:高溫天氣下,身體會通過出汗調節體溫,因此需要多喝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建議隨身攜帶一瓶水,避免高糖分飲料。

3. 防曬措施:外出時應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和太陽鏡來阻擋紫外線,降低曬傷風險。

4. 調整活動時間:儘量避免在日間最熱的時候進行戶外活動,可以選擇早晨或傍晚溫度相對較低的時段運動或外出。

5. 利用遮陽物:在戶外時尋找陰涼處,或使用遮陽傘來避免直接接觸陽光。

6. 讓家保持涼爽:掛上遮陽簾或窗簾阻擋陽光,搭配使用風扇或冷氣,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在晚上或清晨氣溫較低時開窗,讓室內通風。

7. 清淡飲食:避免食用油膩或辛辣食物,這類食物會增加身體熱量,多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適當喝消暑飲品,如綠豆湯和涼茶。

8. 多吃蔬果:西瓜、椰子、黃瓜、番茄等蔬菜和水果含水量高,可幫助補充身體所需水分。

9. 沖涼:天熱時洗一個溫水澡可以迅速降低體溫,令人感到舒適,但不宜太多次,避免皮膚乾燥。


相关文章

  • 買黃金超10萬元要上報?亨利發布2025年百萬富翁增長榜單,新加坡1600人第六位,阿聯第一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 新航環遊世界票只要 S$1801 起🤩 想一次玩遍亞洲、美洲、歐洲不是夢‼️
  • 新加坡家庭還有誰不知道,補貼這樣領,超市購物直接"回血"800新幣!
  • 新加坡教育環境:助力企業家的家庭與事業雙贏
  • 全球資本大遷徙!新加坡狂攬 1434 億登頂全球第二!東協或成投資界新頂流?
  • 世錦賽來襲!新加坡「水感地圖」,一秒入水享世界級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