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共有29門課程,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躋身全球10強,數量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居首。
英國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4月10日發布「2024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數據顯示,新加坡五所公立大學和高等教育學府共103門學術課程入榜,其中29門進入10強。這意味著,亞洲17個國家和地區400多所大學爭取到的46個10強名次當中,新加坡就占超過六成。
這項大學學科排名涵蓋全球1500多所大學的56個學科共1萬6400門課程。評估指標包括學術聲譽、僱主對大學的評價、研究論文引用次數等。
國大44門課程入榜 全在50強內
國大有44門課程入榜,全都在50強之內,其中19門列入各自學科領域10強,比去年14個多。當中,國大的藝術史晉升兩個名次,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英國皇家美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國大其他排前10名的課程包括土木與結構工程(第四)、化學工程(第五),以及在各自領域同樣取得第六排名的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
國大常務副校長(學術事務)兼教務長程文耀教授,對國大在此次排名表現表示雀躍。
「這是過去五年來,國大擁有最多學科獲得10強以內的排名。我們對國大國際化教員、學生以及校友的傑出素質獲得認可感到欣慰。這再次印證了國大對追求卓越學術成就的承諾,也激勵我們繼續推展跨學科教育,以及培養學生迎接未來挑戰與契機。」
南大45個課程入榜 其中10個列入10強
南大有45門課程入榜,其中10門列入10強,比去年的五個增一倍。它們包括通訊與媒體(第四)、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第八),以及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第九)。南大有32個學科列入50強。
南大發言人受詢時說,南大在此次排名中表現強勁,印證它作為一所全球領先大學的地位。這更加鞏固了南大的信念,要繼續讓學生在豐富學術環境中接受頂尖師資的栽培。
QS在文告中說,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制度,是全球最有實力的之一,入榜課程中,28%排名前10,所占比率是全球最高,也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瑞士高出一倍。
除了國大和南大,參與排名的新加坡學府還有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以及拉薩爾藝術學院。拉薩爾藝術學院是8月正式開課的新加坡藝術大學屬下其中一所學院。
新加坡五所學府共有51門課程列入20強;77門進入50強。新大是國大和南大之外,唯一有課程進入50強的新加坡大學。新大的商業與管理學排名全球第44名;國大和南大在此學科的排名分別為第10和第14。
QS高級副總裁索特(Ben Sowter)指出,新加坡多年來在這項排名表現優異,並不斷取得進步,去年稍微停滯後,今年顯著回彈。這主要歸功於新加坡大學多年來的戰略規劃和投資。
索特認為,隨著不少傳統留學地點實施限制國際學生人數的措施,新加坡大學可趁此機會嘗試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他提醒,面對越來越強勁的區域競爭,新加坡大學須持續提升和創新,才能維持可持續發展。
全球智能城市新加坡排名第五
是唯一名列前十亞洲城市
新出爐的智能城市調查顯示,新加坡在環境衛生、公共安全、醫療、終身學習、網速和網購等方面表現出色,在142個城市中排名第五,在亞洲城市中則位居榜首。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4月11日公布新「智能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調查。調查將「智能城市」定義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採用科技的城市,不僅為居民帶來許多益處,還減少城市化帶來的弊端。
調查也顯示,新加坡人對本國的環境衛生,以及網絡的速度和穩定最為滿意,人們也善用網際網路購票和預約看診等。滿意度較低的方面,則包括相對不容易找到租金相當於或低於月薪三分之一的住房、共享腳踏車對緩解交通擁擠的作用,以及通過網際網路參與治理的程度。
瑞士蘇黎世、挪威首都奧斯陸和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分別排在前三名。
新加坡這回的排名上升兩個名次,排名第五。其他排名前20的亞洲城市包括北京、台北、首爾、上海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