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文章疑似嘲諷我國政治交接 尚穆根發文反擊

2024-04-20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評論文章稱新加坡59年以來「只有」三名領導人,並稱副總理黃循財對多數新加坡人來說是個陌生面孔;內政部兼律政部長尚穆根發文反擊。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英國周刊《經濟學人》星期四(18日)刊登這篇評論,尚穆根今天(19日)在社交媒體Facebook發文,反批《經濟學人》「忍不住嘲諷我們」。

評論文章寫道,我國59年以來「僅有」三名領導人,而即將接棒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對許多國人而言仍是陌生面孔。文章還指,黃循財並非是第四代領導人的首選,因為副總理王瑞傑在2021年退出了「總理之爭」。

文章也寫道,雖然如此,人民行動黨仍將在來臨的大選中獲勝,其中原因包括強大的政黨組織、對反對黨的「無情打擊」,以及溫順的本地媒體等。

尚穆根在帖文中寫道,英國「評論階級」的態度源於潛意識,即無法忍受曾經教導的國家如今表現得更好,並列舉了總理交接、經濟等諸多方面的例子,對比兩國的情況。

「從治理角度出發,副總理黃循財將是我國59年以來的第四任總理,而蘇納克則是英國4.9年以來的第四任首相。」

他也寫道,英國前首相詹森在任職期間接受捐贈者價值1萬5000英鎊(約2萬5438新元)的旅行費用和5萬英鎊(約8萬4784新元)的裝修費。「如果在新加坡,任何像詹森這麼做的人將被控上庭。」

尚穆根指出,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英國殖民地時期的人均500美元(約680新元),增長至如今超過8萬美元(約10萬8813新元)。《福布斯》最近的一份報告也顯示,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五,遠超英國。

針對評論將我國媒體形容為「溫順「,尚穆根說:「顯然,(經濟學人)更喜歡英國現在的情況:一個人可以控制主要媒體,政客們向其獻殷勤,媒體擁有者可以影響誰當選、誰成為首相。在出現類似情況的澳大利亞,一名前總理將這樣的情況形容為民主的毒瘤。」

尚穆根也在帖文中寫道,我國在社會服務、安全和社會凝聚力方面都做得更好,最後反問一句:「你嘲諷的代價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k.shanmugam.page/posts/pfbid0QKakQCjD28kPoYzZHwZ4qqkfcbsg8JxjXWcYN7cdM6arNy1dBwypwGvYRKCEUukZl


相关文章

  • 太刺激了!新加坡男子抓姦老婆和50歲情夫全裸在車內……
  • 客戶買房開條件要求性服務 女房屋中介報警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
  • 有過非法滯留記錄,還能申請新加坡工作準證嗎?
  • 百年泰坦尼克傳奇再現,亞洲首展空降新加坡!
  • 情感糾紛引發命案?榜鵝六旬男子臥屍組屋樓下
  • 專訪郭德綱:出國演出比國內好演,接下來德雲社在新加坡要有大動作
  • 三巴旺北首個預購組屋開賣!新加坡未來三年還將推出5萬套新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