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濱尼一四房式組屋單位僅以10萬元售出,市價比同地段其他房屋轉售價足足少了四至五倍,受訪房產分析師認為或三種情況促成這起交易即:組屋部分所有權轉讓、抵債或親戚之間的買賣。
淡濱尼5道第860A座一四房式單位以10萬元轉手。(陳佳怡攝)
位於淡濱尼5道第860A座組屋的一個四房式單位今年1月份以10萬元的價格售出。單位樓層介於一樓和三樓之間,面積為111平方米,剩餘屋契62年零8個月。記者查詢發現該地段四房式組屋近一年的轉售價介於55萬8888元至63萬元之間。這間單位售價低於市價至少40萬元,掀起熱議。
對此Altitude Real Estate主要執行員林金財受訪時說,轉售價格低於市場價的原因有多種,包括親戚之間的交易,或是用於抵債。
「通常價格就算低,也不至於(和市價)差這麼多,因此可能是屋主決定將屋子部分所有權轉讓(Part-share)給近親。即使轉售價格低,但其實買家須注意的是,需要繳的買方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並不會因此變低。」
國內稅務局網站顯示,買方印花稅是根據購買價格或市場價值而定,以較高者為準。因此即使以低價入手單位,買家仍需根據該區的組屋市價繳付印花稅。
博納產業公司(PropNex)房地產經紀陳利同也認為,因組屋買賣必須涉及金錢交易,這個價格最有可能是家庭成員如近親之間商定好,進行部分所有權轉讓。
合登集團(Huttons)高級數據分析總監李思德說,價格無論高低都是建立在買賣雙方你情我願的基礎上。而這類交易並非聞所未聞,99.co首席數據官哈金(Luqman Hakim)舉例說,2018年1月份,馬西嶺就有一間三房式單位,以9萬零500元賣出。「這些10萬元以下的轉售組屋交易不時會發生。」
分析師:不太可能影響附近房價
房產分析師認為類似交易不太可能影響附近的房價。
受訪分析師均認為,這個10萬元的轉售交易異於一般,估價師在評估附近地段四房式組屋的時候不太可能以此為考慮基準。
陳利同進一步分析,除非該地段出現相同類型組屋單位的多宗交易才會改變估值,否則不太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以超低價轉售的原因很重要,該地區未來的買家和賣家也不太可能遇到類似的情況。」
有長者想以20萬原價
將三房式轉讓親人
有長者想以多年前買下三房式的20萬原價,把單位轉讓給親人。
《新明日報》聯繫上一位下來有意從姑姑那裡買下轉售組屋的陳先生。他說,姑姑年事已高並有意和其他親戚一起住,打算將原本居住的三房式單位以當年買價讓給他。
「姑姑當時是以大概20萬元購買,現在市場轉售價要42萬元左右,然後她是願意以20萬元賣給我的。」
陳先生說,他和姑姑也曾擔心過轉售價偏離市場價太遠,會否造成問題比如不被批准。「後來我去諮詢過,知道只要買賣雙方都符合條規,那就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