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申請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第一批去新加坡的中產要撐不下去了……
新加坡留學1對1諮詢
領超值驚喜留學禮包
優質的教育資源、高精尖的工作機會是吸引無數中產家庭來到新加坡紮根的重要原因。
但最近幾年,新加坡的物價飛速上漲,對於沒有新加坡公民、PR身份的中國中產家庭來說,他們遭遇了降維式打擊。
「新加坡越來越貴了……」成了所有來新加坡生活多年的中產們的最大的心聲。【詳情可見:】
月入2.5w新在新加坡
根本不算中產!
最近萬事通衝浪時發現,現在吐槽新加坡的人不在少數,經常有人發出靈魂疑問:「在新加坡掙多少才算是中產?」
有些人說, 如果是中國人,在新加坡掙5000多新(摺合人民幣2.5w)根本算不上中產!
每個月要付3000-4000新的房租,剩下來的1000多新就是生活費……
每天要喝的咖啡7新左右一杯,吃一頓譚仔三哥的粉要付19.9新,這還是可以負擔的起的,但誰能保證一輩子都不生病呢?但是在新加坡真的不敢生病! 有人曾曬過看病的繳費單子,只是一個輕微的肌肉拉傷就花了2000新幣相當於1.1萬人民幣!沒有新加坡PR身份的中國人真的不敢看病……
年收入30w+
才夠在新加坡生活!
這麼看來,在新加坡月入近萬才能算的上是中產!
通心粉李先生持有新加坡EP准證,一家人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兩口子的月收入加起來近萬,也沒有在新加坡體會到生活的從容,掙得錢是多,但是架不住新加坡消費高,花的也多!每個月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李先生說,自己一家三口每個月在租房上要花掉3800新,主要是為了方便孩子上下學,租了學校附近靠近地鐵的公寓。
孩子剛開始念的國際學校,勝在爭氣,靠自己考進了政府小學,這一下,學費就省下來不少,每月只需交838新就可以~
不過,在新加坡孩子們放學了上各種輔導班已經成了常態,所以給他也報了數學、英文等輔導,每個月在這方面又要花掉700新。
新加坡看病實在太貴,EP又無法享受新加坡醫療上太多的福利,只好給全家買各種醫療保險作為保障,這又是700新的支出。電話費、網費、交通費以及水電費共計400新,這也是生活的必要支出。
對於他們一家來說,吃飯只能靠食閣對付幾口,偶爾買菜做飯,下館子基本上是不敢想的,開銷差不多在2000新左右。
就這樣緊巴巴的,一個月最少也要花掉8438新,如果算上家庭成員突然生病的醫藥費,周末出遊等費用那妥妥的就要小一萬了…
李先生說:現在想要在新加坡生活的滋潤一些,一個家庭的收入起碼得30W+人民幣才可以……
中國媽媽:沒有年薪百萬
在新加坡都活不下去……
但是30W+,這對於一個孩子上政府學校的家庭來說夠生活。但是對於一家四口來說,那就勉強只夠一個月的。
有中國媽媽算過一筆帳,他們一家人在新加坡生活, 每個月的開銷高達1.5萬新,一年開銷接近100萬人民幣!
她的兩個孩子,平均每月在學費上就要花掉2400新幣,還有兩套房,每月房貸4000新幣,養車每個月1770新幣,再加上每月給女傭1000新幣和其他零零總總的項目,一個月的開銷就要至少1.5萬新幣了。
再這麼下去,真的要住不起了!
孩子升到國際小學,一年學費怎麼也得4萬新元左右(約21萬人民幣),又是一大筆開支……
感覺如果不是年薪百萬的話在新加坡生活都很難……
如果您想降低孩子的教育支出
又不想降低孩子的教育質量
快來添加萬事通老師
諮詢了解新加坡高性價的國際學校吧~
海外華人掀起新加坡移民熱
只為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
離父母更近!
在新加坡深耕移民業務的通心粉愛媛(化名)跟萬事通說,據她觀察, 在2020年疫情經濟、世界局勢等多重影響下, 中國內地的中產、中國香港的富豪與中產以及美國、澳洲等地的華人出於「語言文化、想離父母更近、遷回亞洲」的想法,選擇移民到新加坡。
她現在的客戶大多 是為了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的陪讀媽媽、想到新加坡開拓公司新業務的、月薪三萬以上的高管、頂尖技術人才。
這些人明知要忍受消費降級的陣痛,也要申請新加坡的PR!
他們申PR的目的更加多元,大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進入政府學校,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機會。
跟十幾年前來新加坡的那批人的目的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產為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
甘願忍受消費降級的陣痛申請PR
王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衝著新加坡的教育想要申請PR的中國人。
他做的是IT行業 ,他來到新加坡工作已經有5年左右,月入過萬,勉強算是中產階級。但是房子車子買不了,只能租公寓、坐巴士地鐵。孩子直到小五也沒能進政府學校,只能上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 這跟國內的生活比起來,算的上是消費降級了。
他在網上看到了同樣從中國拖家帶口來新加坡生活的張先生(化名)帶著全家人申請了兩回PR,都慘遭移民局的拒絕。
他一直知道新加坡PR很難批,但還是頭一回這麼直觀的感受到有多難,但為了孩子能進政府學校,在新加坡買便宜的組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雖然對自己有些沒信心,但還是想拼盡全力試試!
相比於中國人的艱難,來自大馬人的PR申請好像更容易通過。
在某書上,經常能夠刷到大馬人獲批PR、拿到公民身份的帖子~
並且有人對新加坡PR的獲批率進行了調查,他表示:「馬來西亞人更容易拿到新加坡PR,每年獲批的PR里有60%的人都是馬來西亞人。」
萬事通猜測,這可能與他們本國是新加坡的鄰國,風土人情更為相似,更容易融入新加坡有關~
新加坡部長罕見公開篩選條件:
主看申請者與新加坡的融合度
對於中國人來說,明明自己在新加坡工資很高,所在行業也很不錯,還有孩子在這邊念書,但PR就是很難批,根本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被拒的,申請新加坡PR真就成了「開盲盒」!這與新加坡的PR申請審核規則有很大關聯了。
早前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 罕見公開,新加坡在篩選新移民時,看重的2個方面:
1、主要看申請者與新加坡社會的融合度。例如:在新加坡有沒有親屬、居住時長、是否就讀新加坡學校、是否完成國民服役
2、其次看個別申請者的經濟貢獻、年齡和學歷
新加坡需要:
1、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納新加坡生活方式的人
2、真正想要在新加坡生活的人
3、已經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PR)生活了一段時間,證明自己已經融入新加坡的人
相對,新加坡拒絕的新移民是:
新加坡拒絕:
1、只看重新加坡護照的強大與便利
2、看重新加坡擁有的安全穩定的環境
3、貪圖新加坡有利於他們的資產和財富
4、兒子不參加國民服役
5、將入籍新加坡作為移民其他國家作為跳板
總結
這麼一看如果是一個人,一個月掙5000多新其實就過的還不錯了,但是對於有娃家庭來說,起碼一個月得2W多新才能過得好一些。
不過為了孩子的教育以及健康,教育支出是不能省的,吃飯方面也是不能省的,那不如在租房上多花花心思,不住公寓改租組屋~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
- The End -
1 新幣 = 5.3168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8810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