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新加坡看病花了20萬新幣!有條件的話,回國看吧~

2024-05-27

關注椰子幫香港不錯過香港本地新聞

最近,一個 話題還再一次衝上了微博熱搜!

為了看病,不少生活在海外的華人。選擇專門回一趟國!

事實上,回國看病,早就成為了這些人的常規操作了。這還引起了當地人的一些不解。

“在國外,真的‘看不起’病!”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

明明回一趟,舟車勞頓不說,還要承擔高昂的時間成本、路上的交通成本。但 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現象?

國外看病貴,醫生收費高,讓不少人負擔不起,是第一個因素。

5分鐘收了我177歐元!

微博上,一名旅居荷蘭的博主說道,自己最近因為智齒髮炎幾天不見好轉,只能去當地一家診所尋求醫療建議。

示意圖,圖源:Expatica

前後在診所里,這名網友只見了醫生不到5分鐘的時間。結果,等TA收到帳單後,簡直被亮瞎了雙眼......

上面明晃晃的177歐元(約1390人民幣)的費用,讓網友看到了有點頭暈......

示意圖,圖源:Business Insider

而且,診所還“特別貼心”地為TA準備好了另一份大禮:預計後期治療的費用,大概750歐(約5891人民幣),這還沒算上拔牙的費用!

一看到這個帳單,網友只覺得自己要“原地去世”了......

看診等待時間長

海外華人選擇回國看病,也不只是因為費用的原因。網友說,看病貴也就罷了,自己也受不了當地那種等待時間久的情況了。

網友說,當時自己已經很不舒服了,只能選擇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去診所。但是,進入診所後,那裡的工作人員居然表示,只能給TA安排到下周才能看醫生!

示意圖,圖源:Expatica

網友再三表示,自己情況嚴重已經無法再等待的時候,才終於見到醫生。

等拍完片子後負責接待的醫生又表示網友的情況需要動手術,但是要等三個月......

“I am gonna die in the Netherlands!(我在荷蘭快死了!)”醫生的話讓網友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示意圖

醫生專業性存疑

但即使是這樣,荷蘭診所的醫生也只是表示可以將TA介紹給另一家診所進行治療而已。

可當網友進一步要求醫生給TA開一些消炎藥時,醫生的回答又一次讓TA石化:你(指網友)只需要吃一些撲熱息痛就好了。

網友說,在國外這些醫院裡,醫生的效率和專業性似乎都有改善空間。有些時候,身上的病痛都不能完全得到治療,只能依靠自身的抵抗力挺過去。

示意圖

忍無可忍後,回家治病就是“賺到”

被逼無奈之下,網友決定花4000多人民幣訂好回國的機票,即使他的當地同事無法理解,但網友還是覺得自己絕對是不虧的。

回國當天TA說自己無預約就能直接去診所拍片,花了一個小時醫生就把智齒給拔出來了。

示意圖

網友說,加上拍片等費用一共花了560人民幣而且整個過程完全無痛,讓TA“直接開心瘋掉”。

高效的流程、滿意的結果、低廉的費用,種種因素疊加讓TA覺得即使自己無法報銷醫保也無所謂了。中國的醫療效率,在TA心中是荷蘭遠不能比的。

圖源:36氪

在新加坡的人們也看不起病?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

都知道,很多歐美國家的醫療體系,實行的都是“公立+私立”的雙軌制。

不介意等待願意多花錢的,去私立診所/醫院看病。如果想享受免費醫療的話,就必須在公立診所/醫院裡等待相當長的時間。

新加坡的衛生保健制度承襲自英國,但“有時候青出於藍勝於藍”。

曾經有一對英國情侶,在新加坡生下了小寶寶結果無力支付巨額醫藥費,只能在網上眾籌。

來源:TIME

據報道,當時,這對英國情侶本來計劃從澳大利亞飛回英國。他們中途在新加坡轉機時逗留了兩天,結果就出問題了......

女生當時懷有身孕,沒想到肚子裡的孩子一著急早產了!

她只能在新加坡醫院生產,嬰兒出生時只有0.86公斤。好消息是,頑強的小生命活了下來。

沒過多久,寶寶活下來了,爸媽卻有種“活不起了”的感覺。

住在保溫箱裡的寶寶,讓這對情侶背負了近25萬新幣的醫藥費,直接就給情侶整“破產”!

最最糟糕的是,他們的旅行保險還不能報銷早產費用......

時過多年,雖然有1500人慷慨解囊,但他們也只籌集到了近一半的費用。不知道這對情侶是怎麼挺過去的......

這對英國情侶並不是在新加坡面臨“天價醫藥費帳單”的唯一一對。

前幾年,有個中國網友求助火遍了椰子的朋友圈。

一位爸爸說,他的女兒早產,呆在新加坡醫院的重症監護室里,一天需要至少花費2000新幣,100天至少需要20萬新幣約100萬人民幣!

很多網友吐槽說,在新加坡看病純純是一場血淚史:

要不錢包遭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要不身心受傷

吐槽等待時間

@小艾

“有次去polyclinic看病,拿了號我就要哭了,9點去的,竟然要等到12點!而且,最後我1點半才看上,尼瑪我還發著燒呢,就這麼乾等著,感覺都等出幻覺了......

前面的安哥還跟我說,他預約了,還要等一個多小時呢!”

@ Lucyyyy

“我脖子上長了個小東西,結果轉診去專科,告訴我要排半個月!本來長了東西就很忐忑,想想要等半個月就覺得心裡沒底。

我就直接回國看了,中國大夫看了下就說是脂肪瘤,在門診20分鐘就切除了,才花了幾百塊錢。”

吐槽醫術

@奇然

“上次去抽血,一針扎在手臂上,沒血出來,來來回回的扎了5次都沒出血... 我當場都臉色蒼白了。”

@youyou

“發燒反反覆復不好,嚴重耽誤學習,這新加坡醫生使了好大勁給我開藥,回家一查——土黴素。這藥也太有年代感了吧,感覺中國都不吃這個藥了。

醫生不給打退燒針,退燒就吃Panadol。最後,我硬是靠多喝水,硬是靠自己小強般的意志存活下來的,後來就總是掛科,懷疑是不是腦子燒壞了?”

@你在遙遠的北方

“據說這裡的醫生稍微高明之處在於:他們知道用醫藥大全。。。呵呵。。。

上次去看病開藥,因為我有慢性病,長期服用一種藥物,就問了下兩個藥是否衝突。家庭醫生直接當著我的面,去翻醫藥典籍去了。。。。。。”

吐槽醫藥費貴

@Bb

“老公甲溝炎做手術花了600多新幣,手術完了他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十分懷念澡堂的修腳師傅!

@南方以南

“姐去年咳嗽幾個月被家庭醫生refer到一個specialist,做了全套生化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病因又被這個specialist refer到另一個管喉嚨的specialist,那廝給姐做了各種檢查後竟然就開了一盒阿莫西林。

病當然沒有治好,害姐又多咳了幾個月,花了700多新幣,nnd!”

吐槽語言問題

@彩虹Rainbow

“每次看病都經歷大型雅思考場,華人醫生有的華語也不好,全是專業英文名詞,連比劃帶查字典,可謂是心很累了。

如果不是華人醫生,遇到馬來族醫生什麼的,直接瑟瑟發抖!”

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一些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也選擇回國看病了!

來源:小紅書網友@欣然

外國人為啥老是看病貴又難

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客艙內部畫面流出!實況實況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在新加坡看病是一個無法負擔的問題。

有人曾在椰子的評論區里留言,現身說法表示自己患癌後的治療費用,大部分都被政府承擔了!

有網友說,在新加坡看病,本地居民和外國人之間的差別很大,不可以一概而論。

事實上,外國人在新加坡看病時,會面臨下面兩大問題:

1)外國人無法獲得政府提供的醫療津貼

2)外國人沒有公積金,無法用它支付部分醫療費用

新加坡並不是沒有“醫保”,但因為身份原因,這些都和外國人沒有關係。感個冒發個燒,花個200多新幣(1000多人民幣),就不奇怪了。

至於住院,費用就更誇張了。 在公立醫院住院,每天可能也要2000新幣才夠,去私人醫院再翻個倍都不是難事。

曾經就有一位陪讀媽媽說:“新加坡的醫院,就是這裡最貴的‘星級酒店’。”

新加坡公立醫院裡條件最差的C級病房,圖源:AsiaOne

但是,另一方面,新加坡實行的這套分級醫療制度,也確保了:最有需要的病人,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最需要的治療。

在新加坡,診所和醫院會根據病人的情況的嚴重和緊急程度,為他們安排治療時間。至少在新加坡,很少會出現像熱搜中的荷蘭那樣,病人遲遲得不到治療的現象。

圖源:CNA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雖然全島只有不到600萬人,新加坡卻一共19所綜合性醫院、9所社區醫院、1所精神病院,1107家牙醫診所和259家藥房,共計3.1萬張病床,8.7萬名醫護人員。

另一個事實是,2023年,新加坡人均壽命為83.2歲,其中男性81歲,女性85.5歲。這些數字,都在全球均位居世界前列(應該是世界第一)。

外國人無論是在私人診所還是在政府公立醫院的費用,都比新加坡公民要貴不少,似乎合情合理。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正。

椰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求關注,求“星標”、求“在看”

近期微信訂閱號功能調整

你可能無法及時

看到我們的文章

記得將獅城椰子設為“星標

或經常為文章點“在看”

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了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最便宜的8款車,低至14萬新幣帶回家~
  • 新加坡圖書館神秘升級:Book Bug讀書集卡獎品來啦!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
  • Scoot酷航新增三條航線,10月起從新加坡直飛峴港、芽莊、哥打峇魯✈️未來再承包納閩巴霍和沖繩航線!
  • 新加坡最賺錢的幾個行業!2025最新版出爐,你在其中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 新加坡DP vs LTVP:家屬准證與長期探訪准證的關鍵差異解析
  • 公司老闆必看!新加坡企業財政年度如何選,影響你能省多少稅!
  • 新加坡13大自助餐catering!在家就可以吃上自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