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18歲女子腫瘤復發重啟化療 副作用痛苦家人含淚放手

2024-06-22

馬來西亞一名18歲女孩近日因腫瘤復發而重啟化療,卻面對著副作用的折騰。父母為了不想讓她再受到折磨,最後只好含淚放棄女兒的治療,選擇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星洲網報道,18歲的陳巧忻是檳城威南日新中學的學生。她今年初在馬國教育文憑考試(SPM)的第一天凌晨身體感到不適,經檢查後發現她患有罕見的肝臟胚胎肉瘤。儘管需要55萬令吉(約16萬新元)的醫療費,陳巧忻一家在當地慈善基金會的協助下,在短短的五個小時內籌集所需的醫藥費。

化療副作用嚴重 家人含淚喊停治療母親伍淑琴回憶,女兒在完成化療療程時出現好轉的現象,因此獲醫生批准回家。不過,女兒的腫瘤在兩周後復發。

伍淑琴說:「回家的第一個星期巧祈很開心, 還能做甩手的運動, 她爸爸還拍下一些照片給關心她的人看。可是第二個星期開始, 她沒有力氣, 腳開始水腫、皮膚紅、肚子腫脹, 我們以為是腹水,卻原來是肝腫瘤復生,而且復發的腫瘤更大更兇險。」

陳巧忻的母親和50歲的父親決定為她重啟動化療。儘管醫生稀釋藥劑,但陳巧忻的身體因不能排毒而導致出現副作用。

伍淑琴:「巧祈是在上周六打第一支針, 晚上就出現講話迷糊、甚至昏迷的症狀。在化療期間她背部長褥瘡, 回家的兩個禮拜我顧得很好, 可是在重新化療的第一天就直接潰爛出膿。接下來她每四小時要打 『藍藥水』,到最後一分鐘眼淚是黃色的。」

她的家人最終因不忍心看到她,最終選擇放棄治療。

最後的陪伴伍淑琴19日那天下午3點去泡飲料時,發現女兒臉色有點灰而且不對勁,醫生在診完後告知她的時間不多。

伍淑琴回憶:「我叫大女兒跟妹妹說再見、謝謝妹妹,她不肯、不要,我說真的不能再讓妹妹受苦,她才跟巧祈道別。姐姐講完話,巧祈的眼睛慢慢的、慢慢的關上,她是有意識的。」

她也說,醫生曾在陳巧忻的第一次化療療程時說,她只有逾10%的機會,不過醫生沒有對她放棄。

陳巧忻在一家人的陪伴下,最終在19日晚上7點19分安詳離世。

陳巧忻的喪禮當天,她的父母將學校董事會送給她的「庫洛米「(Kuromi)玩偶陪伴入殮,這也是她生前最喜愛的玩偶。

儘管在化療期間經歷病痛,但陳巧忻一家受到社會的溫情和祝福,包括學校董事會、師生和善心人士送暖。

伍淑琴也說,陳巧忻在馬來亞大學醫院治療期間,一位老師和家人為她折了千紙鶴,並乘坐火車到醫院為她獻上祝福。


相关文章

  • 儘管民眾怨聲載道 馬國擴征銷售和服務稅明起生效
  • 歐洲過度旅遊問題持續發酵 希臘科孚島轉向高端市場破局
  • 15分鐘內攔下約15輛車 馬國凌晨開始檢查VEP註冊
  • 泰國執政聯盟前成員黨起草對首相佩通坦的不信任動議
  • 歐洲多地極端高溫天氣 歐洲氣溫升高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快一倍
  • 峇迪航空客機暴雨中險降 右翼幾乎擦地
  • 兩公里路德士收73元 河內警方開檔調查
  • 歐洲過度旅遊問題持續發酵 希臘科孚島轉向高端市場破局
  • 不待在家就上報行蹤! 保安公司如此要求病假員工是合理還是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