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移民新加坡的拿到PR卻不入籍?

2024-06-22

在新加坡,有許多來自中國、馬來西亞等地的外國人,對於申請新加坡永久居留權(PR)十分執著。然而,當他們歷經波折終於獲得PR身份後,卻往往對入籍新加坡抱有猶豫態度。我們特意採訪了幾位已經成為新加坡PR的朋友,了解他們對入籍新加坡的看法。

擁有PR十多年卻不願入籍

我們與一位十多年前就獲得PR身份的朋友老黑(化名)聊天時,他透露了不入籍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心疼孩子。因為如果申請入籍成功,孩子作為二代公民必須服兵役。」在新加坡,所有男性二代公民以及通過留學移民政策取得PR身份的男性都需要入伍服役,訓練過程非常辛苦。新兵需要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進行集中訓練,且每10年都要回營訓練以保持體能。沒有任何規定能夠讓人逃避兵役,即使放棄國籍也無法規避。這是老黑不願入籍新加坡的主要原因。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因這個原因放棄入籍。

高齡勞動的現實

另一位新加坡PR的朋友表示:「新加坡的養老政策太差,80歲了還得工作才能養活自己,太累了。」新加坡有公積金制度,旨在為退休人員提供保障。然而,這個制度只是強制性儲蓄計劃,「年輕時存多少,老了就花多少」。此外,考慮到新加坡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勞工部還制定了「重回工作崗位」計劃,幫助老年人找到合適的工作,鼓勵他們學習新技能。在新加坡,政府和企業都不承擔養老責任,生存只能靠自己。

抗風險的公民+PR組合

一些家庭選擇一部分成員入籍,另一部分保持PR身份。小澤(化名)已經是新加坡PR十年了,他表示:「家裡人都是PR,有一個入籍成公民就夠了。」這種組合可以在享受新加坡福利的同時,給家庭增加一層保障,以防未來在新加坡待不下去時還有退路。

放棄中國國籍的難題

小星(化名)生活在新加坡已有10年,她表示:「成為新加坡PR這麼多年,不願意入籍新加坡,主要是因為大部分親人都在中國。」新加坡和中國都不承認雙重國籍,入籍新加坡意味著必須放棄中國國籍,回國探親或處理事務會變得麻煩。小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中國國籍,因此也不願意入籍新加坡。

成為公民的低機率

小圓(化名)表示,她不願申請入籍新加坡是因為成為公民的機率太低。根據新加坡《2023人口簡報》,新加坡的公民人口增長非常緩慢,僅有1.6%。2022年有2萬3082人獲得新加坡公民身份,其中大多數來自PR群體。這種低機率使得很多人對入籍新加坡望而卻步。

儘管如此,仍有無數人渴望入籍

儘管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但新加坡的教育和生活質量吸引了無數人。新加坡的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常年位列亞洲榜首,許多中國富豪和明星都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讀書。此外,新加坡的組屋政策也受到全球讚譽,入籍後可以以低價購買政府補貼的房屋。

新加坡還擁有全球最強的護照之一,能夠自由出入多個國家。那些不願入籍的人看到的是不利的一面,而想要入籍的人則看到諸多好處,例如優質教育和生活保障。總之,移民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是否入籍還需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具體需求來決定。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什麼職業更容易拿EP呢?
  • 全球「搶人」!新加坡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
  • 瘋傳新加坡移民政策大鬆綁!要拿身份的抓緊了
  • 新加坡自雇移民項目與其他移民路徑的優劣勢比較
  • 新加坡投資移民2.0:留學生如何撬動低門檻身份升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