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教育規劃
家長對孩子的「雞娃」教育方式
家長們經常為孩子安排各種補習班和興趣課程
期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
隨著 中國「雙減」等教育政策的變化
學生們面臨的壓力反而更大了
在這種背景下
不少家長開始考慮讓孩子
到新加坡進行低齡留學
讓他們從小在一個更加輕鬆的環境中成長
新加坡幼兒園的選擇
1.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來,低齡留學熱潮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新加坡入讀幼兒園。很多家長認為,儘早讓孩子適應和融入新加坡的教學系統和學習環境,不僅能培養國際化思維,還能幫助孩子將來順利考入本地大學或歐美名校
2.新加坡學前教育的優勢!!
雙語教育
新加坡70%的人口是華人
孩子們在這裡可以在雙語環境中成長
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有專門的中文老師和英文老師確保孩子能夠自然地習得兩種語言
零條件入學
與中小學需要入學考試不同
新加坡的幼兒園幾乎沒有入學門檻
3至5歲的孩子無需任何測試就能申請入學
即使家長沒有新加坡身份也可以申請
寓教於樂
新加坡幼兒園注重「寓教於樂」
通過遊戲和活動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政府還規定幼兒園每個學期
必須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
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直升新加坡本地小學
國際學生在新加坡讀完幼兒園後
如果政府學校有學位
可以直接升入小一無需參加考試
這對家長和孩子來說
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寬鬆的陪讀政策
新加坡允許陪讀媽媽工作
減輕了留學的費用負擔
媽媽、外婆、奶奶不僅可以陪讀
還可以合法工作
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能增加家庭收入
低齡教育規劃
幼兒園課程框架
新加坡幼兒園的課程設計注重全面發展孩子的個性和技能,包括正確的道德觀、積極的自我意識、環境意識、語言與識字、運動技能與健康、算術技能以及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
新加坡幼兒園課程優勢
審美與創新
幼兒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賦予創造性,教師和家長應該為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例如通過舞蹈、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去發現和探索幼兒的想法與情感
環境意識
幼兒活動應集中於對環境知識的掌握和對環境(包括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的理解。提高幼兒的環境認知,進一步讓幼兒觀察和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並表達自己的看法,最終了解整個新加坡乃至整個世界
語言與識字
語言在幼兒的學習和思考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還可以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語言藝術活動,如角色扮演、唱歌、朗讀等,促進幼兒聽、說、讀、寫各方面技能的發展
運動技能與健康
學前教育不應該忽視幼兒運動技能的發展。教師與家長要了解幼兒的生理需要,並為其自由運動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使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平衡能力以及空間和方向意識得到自然的發展
算術技能
算術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必備的一項技能。通過對圖形與符號的運用,幼兒能注意到集合與組群之間的關係,從而進一步學會對事物進行分類、計算和表征。因此,幼兒的活動應集中於日常的體驗,從而使他們獲得適當的語言(如方位語、數字語、形狀語等)
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
幼兒時期是幼兒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的關鍵時期。為了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教師與家長應讓幼兒理解社會的價值觀與規則,同時發展他們合乎社會性與道德性的行為。幼兒還要學會如何對待成功與失敗,如何克服恐懼與焦慮。幼兒園不僅要把幼兒培養成有愛心、有禮貌、富有同情心和優雅的個體,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時還能與他人進行有效的合作
低齡教育規劃
新加坡的幼兒園類型
新加坡的幼兒園主要分為三類
政府幼兒園
包括PCF Sparkletots和My First Skool,這兩所政府幼兒園在全島有500多個分部,方便居民接送孩子。政府幼兒園學費較低,提供優質且負擔得起的託兒服務
私立幼兒園
由社區、基層組織或商業機構經營,硬體設施優良,學位較為寬鬆,但學費相對較高
國際幼兒園
國際學校的幼兒園分部,採用IB課程、A-level/IGCSE或AP體系,學費最高,但教學質量和設施優越,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促進孩子的多元文化理解和國際視野
低齡教育規劃
申請須知
新加坡幼兒園入學不需要參加考試
3至5歲的孩子可以直接申請
即使家長不在新加坡工作
也沒有新加坡身份的孩子同樣可以申請入學
3歲之後申請政府幼兒園
學生准證獲批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