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于新加坡的南侨总会多次筹款资助中国抗日,所以被日本视为“祸乱的基地”)
(3200多人南侨机工支援滇缅公路,源源不断给中国送去英美武器和物资)
东条英机说,要使新加坡无论从实质上或从名字上与英国一刀两断,因此必须改称“昭南岛”。“昭”是昭和的圣代代表,“南”是帝国要经营南方的意思云云。
很明显地,“东亚祸乱”指的是不肯投降的中国,而“要铲除的祸根”,则是指华侨与中国的血脉与根。
日本占领军不仅要改新加坡的名字,更要我们认他们为亲爹,切断我们与中国和英国的历史,要不是美军在1942年5月中途岛大胜,受到挫败的日军有所收敛,相信日军将会逐步把新加坡“日本化”。
纵观以上几份机密文件,可以了解日军的想法和策略:
(一)要迫使中国(重庆政府)投降,就必须斩断滇缅公路,掐断以新加坡华侨为首的海外华侨对中国的支持,从物资、金钱到血脉,统统都要切断。
陈嘉庚领导南洋华侨抗日
(二)在日军眼中,滇缅公路只不过是“蒋政权延命的一根钢线”。由日本内阁管辖的情报局所,在1942年2月18日出版的《写真周报》第108号的漫画版中,聘请漫画师石川进介描绘出了他们心中的这种看法:
(1942年,日本战时讽刺漫画“一根钢丝悬著的蒋政权”,林少彬藏)
上段的粗绳旁,写的是日语“滇缅公路”;在日军锋利的刺刀之下哭叫着的,是“蒋光头”代表的重庆政府。
日本原本认为一挥刀就能切断的细小钢丝,却怎么切也切不断;而从中作梗的,正是新马爱国的华侨领袖和老百姓,组成3200多人的南侨机工,北上支援滇缅公路。怎么不让日军痛恨入骨呢?
于是,对新马华侨进行有组织和高度保密的大屠杀,就是日军的下一步了。
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林少彬给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
导览“新加坡沦陷80周年纪念展”
作者林少彬,新加坡集邮学会会长、怡和轩俱乐部编辑主任;本文原载于《怡和世纪》第46期,转载时做了部分微调
(7月27日“我为谁而战”讲座,欢迎出席)
ABC丨编辑
CY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网络资料整理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