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雕刻和印刷局(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s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2021年货币运营预算为11亿美元。1美元纸币的印刷成本为每张6.2美分,仅略高于纸币币值的6%。
传统可以与时俱进,尤其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到红包的发源地——中国。2014年,互联网巨头腾讯在其广为使用的微信平台上引入了电子红包功能。
许多其他企业也加入了这场混战,有的添加了创新的提示音,比如嵌入视频和抢红包功能。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了——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选择发送电子红包。
值得庆幸的是,新加坡使用电子红包的人数正在上升。
星展银行报告显示,到2021年春节第二天,通过PayLah应用进行的QR码交易超过3.2万笔,总额达200万新元(合148万美元),而2020年该数据仅为1.8万笔和66万新元(合49万美元)。
其他银行的电子交易也呈上升趋势。通过大华银行应用进行的电子红包交易增长了3倍;通过华侨银行应用进行的电子红包交易较2020年增长了140%。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电子红包会削弱像春节这样节日的精髓,这也可以理解。
春节电子红包日益普及(资料图片)
但正如一些务实的人所言,如果我们把送红包看作是美好祝福的象征,那么无论是实体红包还是电子红包都一样。
使用电子红包也很方便,既不需要去银行排队领取新钞票,也不用在节后将收到的钱存入银行。只需点击几下,就可以完成红包的发送和接收。人们也不必担心电子红包被弄丢。
除了因为传统而偏好实体红包,从可持续性和实用性的角度来看,电子红包还是是有说服力的。从历史上看,从硬币到纸币的转变并没有导致传统的丧失。
即使我们相信最初的神话——硬币发出的光可以抵御妖怪“祟”,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鉴于电子红包的性质,那么它在手机屏幕上发出的光,说不定比实物钞票更有效。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cna,原题为“Printing money for Chinese New Year hongbao is just too costly”;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中文版首发于联合早报,原题为“排队换新钞?不如改发电子红包”
作者:卢耀群(Lawrence Loh),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策略与政策系教授;郁淑桦(Yvonne Yock),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