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地域狹小、天然資源匱乏的城市國家,僅有733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比北京通州區面積還小),容納了564萬人口,但是它卻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在日前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發布的《2024年全球競爭力年報》排名中,新加坡勇奪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之冠,並且其在勞動力市場、態度與價值觀、科技基礎設施等方面均排名全球首位。
IMD全球競爭力排名前十的經濟體中大多是體量較小的經濟體,這也反映了各國經濟的競爭力並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規模上,相對而言,那些在不斷變化的經濟條件中適應能力強的經濟體排名相對靠前。可見,在未來,想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經濟體應該是既能適應變化多端的全球環境又能給人民帶來財富和幸福的經濟體。
新加坡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起源和崛起乃至於在世界各國中脫穎而出的故事頗具傳奇。近來,新加坡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據報道,第二季度,新加坡的併購交易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2%,達到了238億美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預計新加坡經濟將在2024年增長2.4%,近期新加坡的基準股指海峽時報指數也在上升,較去年十月的低點上漲超過8%。
新加坡擁有超強的全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高效的政府治理
新加坡政治經濟穩定、稅收政策優惠,金融市場高度開放,擁有完善的法律與司法制度,是全球領先的跨境資產管理中心。其實施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標準、提供多種稅務激勵措施、以及擁有強大的跨國金融、法律和稅務專家網絡。這些高效的政府治理使新加坡成為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和IMF等多邊金融組織的活躍成員,能夠參與反洗錢(AML)、反恐怖融資(CFT)和稅收信息交換等全球金融監管標準的制定。
同時其金融部門出台的稅收激勵優惠政策和服務也能為全球資產客戶提供專業服務,不僅提供家族辦公室基金稅收激勵計劃,家族辦公室管理的基金投資收益免徵所得稅,還幫助客戶應對和管理複雜的多國法律、財資和稅務問題,保證客戶資產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先進的經濟底蘊
用數字化、高科技賦能其服務、製造、金融等產業,在貿易方面繼續發揮其本土國際貿易中心的優勢,從而提升其各產業的競爭優勢,為本土企業打造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這些都是新加坡在逆境中翻身、謀求長遠發展的規劃,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製造業方面,新加坡發展高附加值製造業,成為全球第四大高科技產品出口國。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統計數據顯示,新加坡目前擁有超過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300多家半導體企業,製造了全球大約70%的半導體引線焊接機。半導體設備市場占全球20%。新加坡也是全球宇航價值鏈的關鍵保養、維修、翻修以及製造節點,擁有130多家航空航天企業。
在服務業方面,新加坡把握數字化和可持繼發展的機遇,保持著服務業的生機和活力,服務業占據其超過70%的經濟比重,涵蓋金融、專業服務、信息通信與媒體等領域。作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強化數字金融的運用,展現了其科創實力,並把數字經濟滲透到旅遊業、通訊業、媒體等其他服務行業中去。
在貿易方面,新加坡加強與全球貿易往來和互聯互通,繼續鞏固其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根據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統計,截至2022年3月,新加坡簽署了27個自由貿易協定(FTA),促進企業與世界主要的經濟體進行自由、便捷的貿易往來。新加坡希望在2020年至2030年間把出口總額從8050億新元增加到至少1萬億新元,並且擴大在新加坡本地進行的貿易活動。作為世界連通性強的自由貿易區港,新加坡不斷優化其交通基礎設施,簡化海關程序,爭取更多再出口和轉運貨物流入新加坡,使其深深紮根於全球供應鏈,促進地區間的貿易往來。
匹配的人才儲備
新加坡吸引外資的還有其配套了前沿的科技資源和充分的人才貯備的優勢,這些資源大大拓寬了企業的發展空間。許多跨國公司把產研實驗室設在新加坡,並且這些產研項目已經成為科技成果的實戰基地和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
通過產研實驗室,直接對口企業的技術人才既了解前沿技術,又熟悉企業產品,提高了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僅南洋理工大學就和台達電子、惠普等十餘家國際知名企業成立了聯合企業實驗室。製造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如默克(Merck)、美光(Micron)等也選擇新加坡作為區域總部或重要研發中心。
獨特的文化魅力
中西文化深度交融是新加坡的獨特魅力。早在明清時期,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華人開始下南洋,為新加坡輸送了一批批勞動力,新加坡的成長與一代代華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經過百年的發展,現在華人在新加坡的占比超過70%。
同時,新加坡起源於海洋文明,既看重本土資源又很全球化,它很好地吸收和接納了西方文明,學習模仿了西方國家的現代治理經驗,為其後來打造成國際貿易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全球投資者來到新加坡這個西方文化通往東方的節點,可以找到東西方缺失的連結,可以找到亞洲價值觀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