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英語拉鋸戰:Singlish與English的博弈

2024-07-06

新加坡人說什麼樣的英語,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話題。

回顧大約25年前,當時的總理吳作棟呼籲新加坡人停止說Singlish,開始使用標準英語。

然而,如今新加坡人既堅定地捍衛他們的Singlish,也接受本地口音。

根據政策研究所2020年的一項關於種族、宗教和語言的調查,新加坡人認為在公共場合儘可能使用英語是必要的。

那麼,新加坡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在追求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變化?

1. 學生的探索與發現

這正是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威金威傳播與信息學院的三位大學生——Audrey Wan、Bernadette Toh和Erin Liam在他們的畢業項目《關注英語》中想要解答的問題。

有記者採訪了2024年畢業的Audrey,還有演員兼主持人Caitanya Tan和抖音內容創作者Nicole Chen。

(從左至右)The Usual Place 播客主持人兼海峽時報記者 Natasha Ann Zachariah 與剛畢業的大學生 Audrey Wan、內容創作者 Nicole Chen 以及女演員兼主持人 Caitanya Tan,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2. 討論概述

在我們討論的開始,22歲的Audrey總結了她們小組項目的要點:「我們發現新加坡人對語言的態度放鬆了,我們更加接受混合使用非標準和標準英語。」

她還提到,外國人對Singlish非常感興趣,甚至被一些Singlish短語所吸引。

儘管Singlish以前名聲不佳,但現在情況大不相同。像「wah」和「shiok」這樣的詞語在國家宣傳活動中被使用,而帶有新加坡口音的對話在網上找到了新的粉絲。

剛畢業的 Audrey Wan 和她的兩位同學在畢業設計《關注英語》中研究了新加坡的英語水平, 來源:The Straits Times

3. 內容創作者的視角

26歲的Nicole是一位內容創作者,她大量使用Singlish,並以自己獨特的新加坡口音為傲。

在中學時期,她需要通過使用Singlish來適應環境,不讓自己感到被排斥。然而,她也意識到過度依賴這種非正式的英語形式。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發現自己在用標準英語表達思想時遇到困難,這讓她開始反思。

儘管如此,正如Audrey在我們的對話中所強調的,Singlish也有它的優勢。她們在小組項目中提到,許多人在與同事交流時會使用Singlish,以增強親和力。

「當然,如果是在正式的會議上,使用標準英語會更好,因為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術語。但是在走廊上碰到同事或者去他們辦公桌前,使用Singlish是非常普遍的。」

內容創作者 Nicole Chen(網上以 Nicole Liel 的名字廣為人知)更多地用新加坡式英語表達自己,並表示她很難改回標準英語。她的狗 Bueno 只要喂了食物就能聽懂任何語言, 來源:The Straits Time

4. 代碼轉換的力量

在她們的畢業項目中,小組指出,隨著大家認識到說Singlish的同時也能被理解,人們的擔憂有所緩解。

例如,政府的講好英語運動在2022年開展了一項關於代碼轉換的抖音宣傳活動,並使用了「#CanYouCodeSwitch」標籤。

在語言學中,代碼轉換指的是說話者根據特定情境和對象改變語言類型。

這個運動於2000年由當時的總理吳作棟發起,旨在「鼓勵新加坡人講語法正確的英語,便於全球理解」。隨著態度的轉變,這個運動也與時俱進。

正如該運動的秘書處 Pamela Tan 女士告訴她們的一樣:「我們的目的是讓大家意識到代碼轉換是一種特權,而不是與Singlish對立。」

在播客中,Audrey提到,代碼轉換是新加坡人語言庫中的一個強大工具,能在必要時使用。

「如果你只會說Singlish,可能會有一部分世界對你來說是有限的,反之亦然。」

5. 語言的代際變化

Caitanya指出,新加坡人的說話方式隨著世代變化而改變。她認為,這最終是順應潮流的結果。

在與Nicole的對話中,這位37歲的女士說:「當Gen Zers 講話時,我聽到你們從一種口音切換到另一種口音......你們來回切換這些詞語。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語言。」

「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語言,那麼為什麼這不會應用到新加坡英語與標準英國英語的對比中,或是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情況呢?」

無論如何,她認為Singlish是「自己的語言」,而不是不規範或破碎的英語。「表達同一事物有很多種方式,」Caitanya說。

女演員、主持人兼配音演員 Caitanya Tan 與社交媒體觀眾分享了如何正確發音,她說,有時,你只需要順其自然,因為語言總是在變化, 來源:The Straits Time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6. Singlish的未來

在採訪中,我們還討論了不使用Singlish的新加坡人可能會被認為是傲慢的。

正如嘉賓們所說,這總是與語境有關。例如,在海外時切換到中性口音有助於被理解,那就儘管去做。

採訪中討論了2023年一段視頻中的一位自稱來自新加坡的男子,他在加拿大街頭採訪中使用西方口音而遭到抨擊。

Nicole認為這種反應源於自豪感。她捶著胸膛說,Singlish是我們國家身份的重要部分。

Audrey和她的團隊是否找到了他們在項目開始時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新加坡式英語會一直存在嗎?

毫無疑問,她說。但她補充說,她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新加坡是否放棄了鼓勵人們講標準英語的努力。

Audrey說:「我們意識到這並不是放棄,而是接受我們正在前進的過程中,Singlish會不斷發展,標準的新加坡英語也是如此。這和世界上任何其他英語變體一樣,它會一直存在。」

Audrey Wan , 來源:The Straits Time

參考資料:

1. Speak good English or embrace Singlish: Is the lingual tug-of-war over?,The Straits Time


相关文章

  • 在新加坡生活太貴太累?其實你只是沒用對這10個生活細節(收藏級清單)
  • 甜咸黨停戰!新加坡粽子暗藏「籍貫密碼」
  • 70年風雨兼程!新加坡員工轉型之路背後的進化史
  • 新加坡新內閣名單出爐!四十多歲就當部長的可不少!
  • 可以攜帶寵物貓入境新加坡嗎?全解答來了
  • 探秘新加坡嬰幼兒培育體系:為何能領先半個世紀?
  • 新加坡的內閣是怎麼組成的?【新加坡百問百答96】
  • 別打車!新加坡這9條穿梭巴士,省錢直達景點、醫院和商場~
  • 猜不到吧!掌握內地富豪最多秘密的人,居然藏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