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昆蟲終於登入新加坡市場了!
從昨日(7月8日)起,新加坡食品局(SFA)正式允許進口、銷售、製造、加工和養殖經評估可安全供人類食用的特定昆蟲物種。
圖源:House of seafood
原本預計在2023下半年推行的昆蟲食品相關評估推遲到了2024年上半年。
根據SFA發布的最新資料,此次被允許進口和出售的昆蟲多達16種,包括草蜢、蠶蛹、蜜蜂和蟋蟀等品種。
圖源:SFA
對於引進昆蟲作為可食用品的舉措,當局表示在亞洲部分地區非首例,並指出近年來,用於人類消費和牲畜飼料的昆蟲商業化養殖得到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推廣,並獲得了商業利益。因此,大家無須太過於擔憂。
圖源:LEAPTOUY@wiki
由於昆蟲業剛剛起步,當局在推出規定前,於2022年10月5日至12月4日邀請食品和動物飼料行業以及有關各方參與了關於昆蟲及昆蟲產品進口條件和額外許可前要求的公眾諮詢,以確保食用昆蟲的可持續性和安全性。
昆蟲作為可食用品的引進,得到了Altimate Nutrition和House of Seafood等業者的歡迎,他們希望儘快將其產品推向大眾市場。
圖源:House of seafood
然而,其他公司則認為需要較慢推進,希望逐步將昆蟲引入消費者的飲食中,例如在蛋白棒中加入昆蟲粉作為配料。
食用昆蟲 層層措施
針對昆蟲的相關措施,當局參考了歐盟、歐洲、紐西蘭、韓國和泰國等國家允許進口的昆蟲品種及食物做法,進行了徹底的科學檢討和評估,並據此制定了規定。
根據SFA發布的文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建立強有力的監督制度,確保本地生產和進口的昆蟲對消費者安全。例如,進口昆蟲必須來自養殖場,而非野生,以確保食用昆蟲未受有毒物質污染。
圖源:Ven. Rangama Chandawimala Thero @wiki
對於進口和出售昆蟲產品的加工者,當局要求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標明產品的真實性質。與市場上的其他食品一樣,昆蟲產品須接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檢查和監督,包括抽樣和測試。如果發現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將不允許出售。
貝殼類過敏者慎入
想嘗試昆蟲食品的朋友們需小心!
由於昆蟲含有甲殼和貝殼類成分,海鮮過敏者可能對昆蟲產生過敏反應。
圖源:PEXELS
對此,農糧局也在官網進行了提醒,新加坡未來食品安全中心近日全面投入研究昆蟲進入人體消化系統後是否引發過敏反應及其營養成分。
可怕卻美味的昆蟲,你會吃嗎
新加坡眼有吃喝玩樂群,想知道更多新加坡吃喝玩樂的資訊,可掃碼進「吃喝玩樂福利群」了解更多!
AY丨編輯
TX,HQ丨編審
SFA丨來源
SFA、Wiki、PEXELS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