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新聞的你,是不是覺得上面這張圖似曾相識?
對了,又是另一個把柱子蓋在前方,擋住乘客視線的巴士站上了新聞。
這個巴士站坐落在百匯廣場(Parkway Parade)對面,本月初,就有網民在網絡論壇上吐槽其設計,除了柱子阻礙視線,同一個巴士站還有兩個上下車處,讓乘客感到混淆,不知道要在哪裡候車。
也有網民一語中的:
「這讓我想起榜鵝那座巴士站。」
(Reddit網絡論壇截圖)
「榜鵝那座巴士站」,指的大概就是榜鵝地鐵站外的巴士站,2022年9月就有公眾投訴,巴士站前有一排柱子,阻礙乘客視線。
就連李顯龍資政的夫人何晶當時也看不過眼,通過臉書貼文狠批了當局。
找回當時的照片來看,這兩個巴士站還真有點相似呢。
攝於2022年9月的榜鵝地鐵站巴士站。(新明日報)
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的動作也算快了,他於7月6日在臉書貼文(大概是聽到風聲後迅速釐清事實?),表示已知曉百匯廣場對面的巴士站設計對乘客不友好。
他也在貼文中對陸路交通管理局(簡稱陸交局)的解釋表示理解,並指出已經指示陸交局探討解決方案,例如安裝錄影攝鏡頭,讓乘客看得到哪些巴士即將到站。
榜鵝地鐵站外和百匯廣場對面的巴士站為什麼都把柱子建在前方,陸交局給出的解釋都提到巴士站後面的排水管。
姑且不論這是否代表陸交局沒有以榜鵝地鐵站外的巴士站作為前車之鑑,讓紅螞蟻困惑的是:
怎麼又是徐芳達出來滅火?
徐芳達在今年5月,也在國會上回答了議員針對第二代電子公路收費系統(ERP 2.0)第二代智能行車器(OBU)的問題。(國會直播視頻截圖)
徐芳達今年1月18日才正式升任交通部長,在這半年裡,他的曝光率一點也不低。
就以1月的新易通(SimplyGo)風波來說,當時,交通部1月初宣布,所有成人車資將從過渡6月1日起到新易通帳戶式系統,還未提升的成人易通卡(EZ-Link)和 NETS萬捷通卡(FlashPay)屆時將不能再用來支付公共運輸車資。
但新易通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上下車時看不到車資和卡內餘額,卻始終沒有解決,引發了不小的民怨。
結果,徐芳達「扶正」才四天,就得先通過臉書代當局向公眾道歉,再宣布暫停全面過渡到新易通的計劃。
新易通服務因為無法在地鐵站閘門顯示車資和卡內餘額,引起不少公眾不滿。(聯合早報)
但這似乎不足以平息公眾的怨氣,徐芳達於是又在1月26日接受媒體訪問,再做一番解釋,並在2月5日的國會中回答了議員對新易通的提問。
奇怪的是,不管是新易通、ERP還是巴士站,怎麼不見陸交局高層面對媒體?
時任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在2018年1月,公共部門(治理)法案進行二讀時指出了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的關係:
政府部門由部長領導,負責制定政策方向;法定機構則負責落實政策,以實現政策目標。
紅螞蟻不是公共行政方面的專家,但政策若在落實的階段出了問題,由法定機構先出面解釋,應該不為過吧?
舉個近年的例子,2018年本地藝人馮偉衷軍訓傷重不治,也是先由新加坡武裝部隊三軍總長和陸軍總長等人先召開記者會,後來才由國防部長黃永宏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
政府領導要如何回應媒體乃至公眾的疑問,當然可以因事制宜,上級要替下屬「擋子彈」也無可厚非,但這種作風是否該有個限度,可值得商榷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