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40項生活必備 包括擁冷氣房子旅遊上餐館

2024-07-14

(新加坡訊) 新加坡一項家庭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冰箱、冷氣機、家用寬頻網路、到餐廳吃飯、去東南亞國家旅遊,這些對當地人來說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用品和活動。

多數受訪新加坡居民認為,新加坡政府應該幫助那些無法負擔的人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例如溫飽、住宿和醫療等,但若是為了維持較為體面(decent)的個人生活水平,如擁有冷氣機或上餐館,則應靠自己的努力。

上述由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獲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資助,耗時兩年完成「家庭需求調查」和「基本需求公眾認知調查」,以找出人們普遍視為生活必需品和活動的項目,以及該由誰來提供這些項目。

調查結果在周五(12日)舉行的新加坡家庭需求研討會上公布。這是新加坡首份對外公開的家庭需求調查報告。

研究團隊先是透過小組討論,列出一份有51個項目的清單,再以面對面調查的形式,詢問4014名年滿19歲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個別項目對他們而言,算不算是在「新加坡過正常生活須有的物品或活動」。

獲超過半數受訪者同意的就算是必需品,受訪者最後從51個項目中選出40個。

結果顯示,人們看法較一致的包括:生存類必需品,如個人衛生用品(97.1%)和自購房屋(96.2%);家用電器,如冰箱(99.5%)和洗衣機(95.7%);數位連接,如有流動數據配套的智慧型手機(93.3%)。

受訪居民選出的10大必需,離不開衣食住行,包括冰箱、公共運輸和擁屋,九成以上受訪者認為這些都必須要有。他們既務實也講求生活保障,把擁有至少三個月開銷的積蓄,看得比冷氣機或旅遊這類舒適和享樂的項目重要。

調查顯示,不同的收入、住屋類型和年齡層,都是導致受訪者看法分歧的因素。

以冷氣機為例,在最低收入的群體,即家庭月入少於2500新元(約8707令吉18仙)的受訪者中,只有49.1%覺得它是必需品;而對於家庭月入超過1萬7000新元(約5萬9208令吉79仙)的受訪者,這個百分比高達69.8%。

2/3受訪者指出,他們負擔得起所有40種必需品或活動,其餘1/3則無法負擔至少其中一種。

在第二項基本需求公眾認知調查中,由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管兼首席研究員馬修博士領導的團隊,以第一項調查中選出的必需品或活動為基礎,讓約2000名公眾透過線上調查,提出他們覺得個別項目該由誰提供。

67.3%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為沒有能力負擔的人提供基本需求,其次是社區(59.3%)、靠自己(41.3%)、親友(34.6%),以及企業(32.3%)。

至於那些為了維持體面的個人生活水平的項目,,如冷氣或每月至少一次上餐館用餐等,61.7%的受訪者覺得應該由個人承擔,如果負擔不起就應該放棄。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南洋理工大學男學生在女廁外徘徊欲偷拍,當場被擒
  • 膽大包天!新加坡富人區連發3起盜竊案!美金新幣被狂掃!
  • 最新!一度被瘋搶的新加坡國庫券收益連續下跌!還能買嗎?
  • 女廁外偷拍未遂?涉案NTU男學生當場被擒!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中國香港與新加坡財富抉擇:資金投向何方?這3大投資誤區你絕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