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3例,新加坡康復者出現罕見長期冠病後遺症,腦霧失憶認知退化

2022-01-23

新加坡1月22日

新增2463例

總病例31萬0276例

每周感染增長率2.64

2218起社區

245起輸入病例

新增1例死亡

死亡病例維持847起

最新新聞會發布朋友圈

關注小編個人微信:sg125cn

截止2022年1月20日

接種第二劑疫苗:88%人口

接種追加劑:54%人口

91%符合條件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

截止1月19日

現有確診病例:9195起

住院:272人

(9人在加護病房)

在社區隔離設施:8914人

病逝:844人

已出院:286038人

昨天出院686

截至1月21日

新加坡社區538萬1000人中

已有202125人感染

感染率達3.75%

住在宿舍的32萬3000名客工中

已有80979人染病

感染率達25.07%

每周感染增長率為2.7

社區病例每日詳細情況分布

每日ICU加護病房情況

7天內死亡病例情況

新加坡出現首起

奧密克戎變種毒株死亡病例

死者是92歲老婦

從家屬身上感染病毒

確診10天後病逝

未接種冠病疫苗

沒有任何已知病史

新加坡康復者出現罕見

長期冠病後遺症,腦霧失憶

10月6日,世衛組織(WHO)首次公布有關COVID-19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定義。根據WHO的定義,這些長期後遺症有:持續性呼吸困難、疲勞、抑鬱和腦霧(BrainFog)等,其中腦霧症狀是人類大腦專注力、記憶力和思考理解力等方面出現失調、退化現象。

新加坡專家指出,在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出現之前,有一定比率的冠病康復病患會出現長期冠病後遺症,常見的包括呼吸急促和肌肉疼痛等症狀。出現腦霧症狀的病患占大約7%至10%。另外,也有病患的認知能力受損。

來源:聯合早報

「腦霧的症狀包括記憶問題、頭腦不清晰、注意力差和意識模糊等。這些人雖沒有被冠病危及生命,但他們的思維和記憶卻無法恢復正常。」

專家對冠病康復者的初步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經歷6周的腦霧,約20%的腦霧狀況持續12周,另有10%更是長達6個月。

世衛組織稱,COVID-19患者通常在發病3個月之內會出現感染病毒的症狀,時間會持續2個月以上,與此同時可能醫學診斷無法做出其他解釋。

大多數冠病患者能夠完全康復,但有一部分人的肺部、心血管、神經系統以及心理將受到長期的影響。

根據《柳葉刀》期刊上所發表的研究,有68%的人在染疫後6個月依然存有至少一種症狀,但到12個月後,此比例下降到49%。換句話說,新冠後遺症將會隨著時間而消除。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後遺症有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或是在消失後又再度捲土重來。

張毅穎教授指出,有證據表明,接種疫苗可以將出現長期後遺症的風險和持續時間降到最低。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歡迎加小編個人微信諮詢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125cn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8視界,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男幫妻子申請准證,卻因這一舉動遭拒簽、雙雙被罰$3500!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酒後暴行!65 歲男子巴士站狠毆女鄰居,再襲警獲刑 18 周
  • 當啃老族伸手要錢 不肖女打老母入獄
  • 業者預計來臨長周末 往新山乘客人數將增加五成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綠動新加坡活動回歸 推出900多個項目
  • 女神卡卡下周本地開唱 商家紛紛推出主題商品和活動
  • 黃總理:大選後首要任務是處理經濟問題及對國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