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国旅客而言,他们或许曾从新闻报道得知马来西亚经历政治动荡,也知道大马曾有一位93岁的首相马哈迪(全球最老的民选最高领导人,今年99岁),却很难在短短旅途中明白眼前见到的历史建筑与这些新闻时事之间的联系。
马来西亚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马今年第一季度的旅客人数达580万人次,同比增长32.5%。虽然当局归功于大马给予中国和印度旅客免签证刺激入境人数上升,但我相信,疲软的马币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就拿酒店价格而言,新加坡市中心酒店周末一晚需420新元(含税),同等价位可在吉隆坡首都市中心住3晚;一碗越南牛肉河粉在Raffles City卖16新元(折合马币55令吉),这价位可在吉隆坡吃自助餐。
马币虽香,也要花得有价值!除了按图索骥介绍旅游手册上大马的雄伟历史建筑和美食街之外,我更喜欢带国外朋友逛一逛文创区和书店,让他们了解当下的马来西亚究竟是什么面貌?
吉隆坡文创园区GMBB吉隆坡作为外国旅客进入大马的第一站,比起其他国内城市更有机会向游客推销在地文创,市中心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就有一栋文创园区GMBB,是我每回重返这座城市必然溜去逛一逛的小地方。
吉隆坡GMBB文创园区的皮影戏展览。(图:纪慧琴)
这里就像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兼展览馆,不过多数时候他们都没在现场,有几次我还看到颜料未干的半成品,画家只留下电话号码告知回校上课,这样随心随性的态度大概也很符合马来西亚人的个性。这里的作品也许不如美术馆或博物馆惊艳,却可以看见年轻艺术家所关注的议题。
传统皮影戏看腻了,那么皮影Starwars呢?(图:纪慧琴)
这里也常有特殊儿童展出他们的手作,看着唐氏儿自信满满地解说和推销自己的作品,我真庆幸在如此繁华的黄金地段,竟有发展商愿意给他们腾出空间。由于每次入驻的艺术家都不同,其实我也没有把握展品会不会让朋友满意,但也是这样充满未知的探索,才让旅客对这座城市有更多期待。
马来西亚传统皮影戏的角色。(图:纪慧琴)
世界最美书店之一至于书店,其实有好几个选择,例如从武吉免登往南开车20分钟,可到达Pavilion Bukit Jalil。这座综合商场于2021年底开业,隔年日本最大连锁书店茑屋(Tsutaya Books)也入驻其中,成为茑屋在东南亚的第一间专卖店,并打着“世界20间最美书店之一”的名堂,吸引一大批公众前往拍照打卡。
可惜不到一年,由于许多书本被翻烂,茑屋不得不改变传统,将店内书本重新包上书膜。虽然包上书膜的茑屋变得不再亲民,却还是很值得逛一逛。这里不定期会与本地艺术家搭配展示手作工艺、插画和卡片,很适合有眼光的旅客收藏。
茑屋现在多数书本都包上书膜,成了不能翻书的书店。(图:纪慧琴)
同时,这里也可以挖到不容易在国外书店买到的马来西亚作家作品,像是本月在书架上看到本地时事评论员蔡镇燊(James Chai)的第一本书《Sang Kancil:A tale about how ordinary Malaysians defied the odds》,书中采访了净选盟阿姨(Aunty Bersih)的Anne Ooi、为一马官司(1MDB)保留原版稽查报告的关键证人总稽查署官员诺莎华妮(Nor Salwani Muhammad),以及其他数位为马来西亚做出“不寻常贡献”的寻常人物。
评论员蔡镇燊第一本新书据说上市不久就断货。(图:截自James Chai脸书)
留下更有棱角的面貌对于外国旅客而言,他们或许曾从新闻报道得知马来西亚经历政治动荡,也知道大马曾有一位93岁的首相马哈迪(全球最老的民选最高领导人,今年99岁),却很难在短短旅途中明白眼前见到的历史建筑与这些新闻时事之间的联系。本地纪实文学和报导文学就能很好弥补上这一块的缺失,所以我才认为应该向旅客大力推荐本地刊物。
唯有当旅客对我们的故事了解更多时,马来西亚才能在他们的亚洲之旅中,留下更有棱有角的面貌。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