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紀慧琴】馬來西亞長什麼樣?

2024-07-20

對於外國旅客而言,他們或許曾從新聞報道得知馬來西亞經歷政治動盪,也知道大馬曾有一位93歲的首相馬哈迪(全球最老的民選最高領導人,今年99歲),卻很難在短短旅途中明白眼前見到的歷史建築與這些新聞時事之間的聯繫。

馬來西亞旅遊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馬今年第一季度的旅客人數達580萬人次,同比增長32.5%。雖然當局歸功於大馬給予中國和印度旅客免簽證刺激入境人數上升,但我相信,疲軟的馬幣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就拿酒店價格而言,新加坡市中心酒店周末一晚需420新元(含稅),同等價位可在吉隆坡首都市中心住3晚;一碗越南牛肉河粉在Raffles City賣16新元(摺合馬幣55令吉),這價位可在吉隆坡吃自助餐。

馬幣雖香,也要花得有價值!除了按圖索驥介紹旅遊手冊上大馬的雄偉歷史建築和美食街之外,我更喜歡帶國外朋友逛一逛文創區和書店,讓他們了解當下的馬來西亞究竟是什麼面貌?

吉隆坡文創園區GMBB吉隆坡作為外國旅客進入大馬的第一站,比起其他國內城市更有機會向遊客推銷在地文創,市中心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就有一棟文創園區GMBB,是我每回重返這座城市必然溜去逛一逛的小地方。

吉隆坡GMBB文創園區的皮影戲展覽。(圖:紀慧琴)

這裡就像是藝術家的工作室兼展覽館,不過多數時候他們都沒在現場,有幾次我還看到顏料未乾的半成品,畫家只留下電話號碼告知回校上課,這樣隨心隨性的態度大概也很符合馬來西亞人的個性。這裡的作品也許不如美術館或博物館驚艷,卻可以看見年輕藝術家所關注的議題。

傳統皮影戲看膩了,那麼皮影Starwars呢?(圖:紀慧琴)

這裡也常有特殊兒童展出他們的手作,看著唐氏兒自信滿滿地解說和推銷自己的作品,我真慶幸在如此繁華的黃金地段,竟有發展商願意給他們騰出空間。由於每次入駐的藝術家都不同,其實我也沒有把握展品會不會讓朋友滿意,但也是這樣充滿未知的探索,才讓旅客對這座城市有更多期待。

馬來西亞傳統皮影戲的角色。(圖:紀慧琴)

世界最美書店之一至於書店,其實有好幾個選擇,例如從武吉免登往南開車20分鐘,可到達Pavilion Bukit Jalil。這座綜合商場於2021年底開業,隔年日本最大連鎖書店蔦屋(Tsutaya Books)也入駐其中,成為蔦屋在東南亞的第一間專賣店,並打著「世界20間最美書店之一」的名堂,吸引一大批公眾前往拍照打卡。

可惜不到一年,由於許多書本被翻爛,蔦屋不得不改變傳統,將店內書本重新包上書膜。雖然包上書膜的蔦屋變得不再親民,卻還是很值得逛一逛。這裡不定期會與本地藝術家搭配展示手作工藝、插畫和卡片,很適合有眼光的旅客收藏。

蔦屋現在多數書本都包上書膜,成了不能翻書的書店。(圖:紀慧琴)

同時,這裡也可以挖到不容易在國外書店買到的馬來西亞作家作品,像是本月在書架上看到本地時事評論員蔡鎮燊(James Chai)的第一本書《Sang Kancil:A tale about how ordinary Malaysians defied the odds》,書中採訪了凈選盟阿姨(Aunty Bersih)的Anne Ooi、為一馬官司(1MDB)保留原版稽查報告的關鍵證人總稽查署官員諾莎華妮(Nor Salwani Muhammad),以及其他數位為馬來西亞做出「不尋常貢獻」的尋常人物。

評論員蔡鎮燊第一本新書據說上市不久就斷貨。(圖:截自James Chai臉書)

留下更有稜角的面貌對於外國旅客而言,他們或許曾從新聞報道得知馬來西亞經歷政治動盪,也知道大馬曾有一位93歲的首相馬哈迪(全球最老的民選最高領導人,今年99歲),卻很難在短短旅途中明白眼前見到的歷史建築與這些新聞時事之間的聯繫。本地紀實文學和報導文學就能很好彌補上這一塊的缺失,所以我才認為應該向旅客大力推薦本地刊物。

唯有當旅客對我們的故事了解更多時,馬來西亞才能在他們的亞洲之旅中,留下更有稜有角的面貌。

請點擊《城市呼吸》系列報道,閱讀更多文章。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相关文章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賭窩藏在森林中 馬國警方出動無人機捕124人
  • 雅加達公務員每周三必須搭公共運輸 否則無法升職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