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第二届七夕乞巧嘉年华邀请了20多名宗乡会馆与文化机构的代表,一同参与伙伴答谢典礼。
今年的七夕乞巧嘉年华上周六(3日)拉开帷幕,在牛车水广场举行的活动将持续至明日(11日)。
七夕节不只是“东方情人节”七夕乞巧嘉年华策划人黄钰清表示,希望通过举办七夕乞巧嘉年华,改变人们对七夕节就是东方情人节的误解,让大家重新关注七夕节里的乞巧元素,让男女老少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黄钰清说:“七夕节曾是新加坡的八大节庆之一,早在19世纪就被带到新加坡,之后逐渐被大家遗忘,所以我们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让七夕节重现在新加坡。”
七夕乞巧嘉年华伙伴答谢典礼上的歌唱表演。(图:纪忠伟)
多个籍贯代表参与本届嘉年华黄钰清表示,第二届的七夕乞巧嘉年华非常荣幸邀请了不同籍贯一同参与,一起让七夕节恢复到从前的光辉。
参与嘉年华的籍贯代表包括福建、潮州、广东、海南、客家以及新移民。其中一名出席的籍贯代表便是南洋客属总会会长刘智评。
刘智评坦言,客家人传统上并不怎么庆祝七夕节,但有听闻广东人就比较注重这个节日。
谈到总会决定参与嘉年华的原因时,刘智评说:“会馆的宗旨就是重视华族的传统文化,所以虽然客家家庭方面不怎么庆祝这个节日,但也是华族传统流传下来的节日,因此会馆决定参与传承七夕节的嘉年华。”
刘智评也说,南洋客属总会为这届嘉年华派出旗下的客家山歌团以及合唱团参与表演助兴。他也希望会员通过参与这个活动,让他们了解乞巧相会等民间典故,一代传一代的继续庆祝七夕节。
牛车水图书馆下来也有活动除此之外,嘉年华也首次推出以活动吉祥物喜鹊“七七”为造型的七夕巧果DIY制作食材包,让公众也可在家中制作这个历史可追溯至汉朝时期且美味可口的传统节日糕点。
通过探索方式了解七夕节由来与习俗的“七七与朋友”展览,以及邀请主要由非华族新移民组成的儿童合唱团登台献艺,也是本届活动的首创。
也是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的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出席了这场典礼。
七夕乞巧嘉年华也将在本月17日至31日,在牛车水图书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其中包括工作坊、文化导览以及表演节目,继续庆祝这个具有中华文化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