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场面显得尤为“朴素”。运动员们乘坐塞纳河上的船只依次进场,伴随着两岸观众的欢呼声,闻着塞纳河的“芳香”,在雨中缓缓前行…
几十万人同时淋雨迎接运动员们,这样的露天开幕式确实开创历史,不少观众甚至调侃“省钱”是法国人的拿手好戏。
但这并非个例,甚至有可能以后会成为常态。接下来的2028洛杉矶奥运会就已经开始做好“表率”了…
洛杉矶是一座极具传奇色彩的城市。1984年,它曾以一己之力,成功举办了一届独具特色的奥运会。
当时,面对国际奥委会愁眉不展的财务状况,洛杉矶大胆提出“零政府投入”的办奥方案。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另辟蹊径,将筹办重心放在了市场开发上。通过引入多家企业赞助、售卖电视转播权等手段,洛杉矶奥组委最终实现了2.5亿美元的盈利,不仅刷新了奥运会的财务纪录,也开创了商业化办奥的先河。
时任洛杉矶奥组委负责人的彼得·尤伯罗斯曾自豪地表示:“我们没有增加一分钱负担,却为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时隔44年,洛杉矶再次应邀举办奥运会。面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新挑战,这座“天使之城”再次选择了“因陋就简”。
与其斥巨资新建场馆,不如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
洛杉矶拥有多达12座可容纳超过2万人的体育场馆,包括著名的道奇体育场、斯台普斯中心等,完全能够满足奥运会的需求。既然有的东西,就不再建了,修修补补可以用。
事实上,场馆选址的背后是一连串缜密的财务测算。以道奇体育场为例,这座始建于1962年的棒球场见证了无数经典赛事,但同时也面临设施老旧的问题。
通过纳入奥运场馆序列,道奇体育场不仅获得了提升改造的机会,还能在赛后持续发挥作用,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本届奥运村的建筑材料以可循环利用为主,从纸板制成的床架到渔网回收制作的床垫,处处体现著环保理念。
据测算,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还能为奥组委节省近1亿美元的支出。
这种“务实”的态度,与1984年“零成本奥运”如出一辙。
在洛杉矶看来,与其铺张浪费搞“面子工程”,不如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办一届“内容为王”的奥运会。
你们觉得洛杉矶能否再次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呢?
除了“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场地,洛杉矶在细节处也下足了功夫。
说起奥运举办城市,雪梨、雅典、北京等大都市脱口而出,因为这些城市举办的奥运会太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当2032年奥运会花落平凡无奇的【布里斯班】时,不少人还是感到有些意外。
要知道,这座始建于1824年的城市此前鲜有闪耀国际舞台的经历。
至于说它“冷门”,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城市!
那究竟是什么,让这匹不起眼的“黑马”异军突起,击败众多竞争对手,获得了举办奥运会的资格?
事实上,布里斯班的成功申办也不算偶然,为此也付出了多年努力。
为了展示城市实力,布里斯班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申办各类国际赛事。
1982年的英联邦运动会、2001年的古德维尔(Goodwill)运动会,再到2018年的英联邦运动会……接连不断的大型赛事举办,为这座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5年,布里斯班又成功承办了亚洲杯足球赛。
赛事期间,昆士兰体育场、布里斯班球场等现代化场馆的完美运转,赢得了各方好评。
同年,布里斯班又启动了申办2028年奥运会的计划。
尽管最终因洛杉矶和巴黎的竞争而落选,但这一过程为布里斯班申办2032年奥运会打下了基础。
当然,硬件设施的完备也是布里斯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布里斯班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捷运、轻轨、机场改扩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极大提升了城市承载力。
据不完全统计,仅布里斯班市政府一项,过去十年在交通领域的投资就超过了200亿澳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