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纜車:時光的穿越」(Cable Cars: A Ride Through Time)的凝聚點(Node)即日(12日)起至8月25日在怡豐城一樓展出。
訪客可通過展覽介紹,閱讀與了解到本地纜車系統從1974年開創以來,如何成為我國休閒地標,同時結合國家檔案館的影音錄像和照片,帶訪客認識本地纜車從第一代至第五代「天眼」(Skyorb)的演變。
此外,訪客也可從展覽中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小知識,並且記錄了從1970年代至今的重要時間點,例如1988年見證30對新人成婚的世紀纜車婚禮,以及1999年從瑞士引進的第三代全球首個透明纜車等事跡。
「乘坐」纜車走入歷史配合這次的凝聚點,圖管局也展出了由花柏山休閒集團捐獻的第二代已退役纜車。經過翻新與改造後,訪客將可藉此機會「乘坐」纜車,通過車廂內螢幕播放著早期從花柏山搭乘纜車到聖淘沙的真實影像,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帶給他們一種沉浸式體驗。
訪客如果要了解展板上的更多內容,可掃描角落頭的二維碼了解更多。對纜車感興趣的訪客,也可以在現場借閱相關電子書。
展覽最後,訪客還可於以纜車為造型的黃色「車廂」內打卡,只需從四個不同年代的花柏山或聖淘沙照片中選出背景圖,便可在「車廂」拍照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黃色「車廂」的造型靈感來自於我國第一個纜車車廂「一號纜車」,當時在1974年2月15日,我國前副總理吳慶瑞與夫人就從花柏山乘坐了「一號纜車」出發前往聖淘沙,成為本地纜車系統的首兩名乘客。
展覽盼吸引各年齡層訪客新加坡纜車自開創以來已吸引了超過6000萬名遊客,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今年也迎來了50周年。
對此,國家圖書館管理局規劃與發展副處長陳偉明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指出,這剛好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讓圖管局可以同花柏山休閒集團合作,讓喜愛纜車或對纜車有深刻會議的公眾可以去參觀展覽,發現更多國家檔案館館藏以及圖管局的資料和電子書。
本次展覽的五個展板經過精心設計,通過3D像素塊帶出復古元素,並且展板外形與顏色也依照五代纜車來設計,希望讓訪客可以一眼看出每一代纜車的區別。
陳偉明透露,當局希望通過有趣的設計,能夠吸引各年齡層的訪客到場參觀。
「很年輕的小孩子或青少年可能沒有對纜車有這麼大的喜愛,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像素設計(吸引他們),因為他們很喜歡這些,加上色彩鮮艷。希望如果父母帶他們來逛怡豐城的時候,他們也可以經過拍照,通過閱讀資料發現纜車也是新加坡特別的地地標。」
花柏山休閒集團銷售與業務拓展副處長王麗嚴同樣指出,她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讓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了解到纜車背後的豐富歷史與故事,同時讓訪客了解到,新加坡纜車長久以來為不斷創新突破所做出的努力。
本月25日後,公眾還可以前往花柏山觀看此展覽。至於已退役的第二代纜車日後會在哪裡展出,當局之後將公布詳情。
首次在商場內見纜車 訪客感到驚艷同四歲兒子逛展覽的37歲附近居民夏淋告訴記者,她的兒子非常喜歡纜車,所以今天剛好帶兒子路過時,兒子瞬間被纜車設計所吸引。
「小孩子喜歡坐纜車,所以我們會帶他去。我們有的時候也會去聖淘沙,通過坐纜車、看看周邊風景,也是挺美的。」
被問及在商場內看到纜車的想法時,她表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蠻新鮮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40歲的旅客鍾央今天同丈夫和12歲兒子一同看展,她同樣指出,這是她第一次在商場內看到真實的纜車車廂,令她感嘆道:「很驚艷!」
「沒想過會在商場看到纜車,第一眼以為是樂高還是什麼模型,沒想到原來是一個真實的纜車。」
她也指出,展覽的顏色搭配鮮艷,設計很吸引人,並指原本有打算在新加坡遊玩時去乘坐纜車,但一直還沒買好票,看完了展覽後,讓她更堅定地想去乘坐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