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這個消息傳出來,很多人都驚呆了!
2023年,新加坡吸引1600億美元投資,排全球第三!
新加坡這個小不點兒,說好聽是「小紅點」,說不好聽是「鼻屎國」,「吸金力」全球第三?怎麼可能?許多人不相信。
本次榜首仍然是美國,3110億美元;中國大陸排第二,1630億美元;中國的香港特區排第四,1130億美元。
如果把大中華區結合起來來看,中國大陸、港澳台小計2840億美元,雖比美國的3110億美元略少,但已十分厲害;東南亞則是2263億美元,也很可以。
不得不說,全球「吸金」哪家強?美帝、中國和南洋。
其實,早在去年9月,我們就寫過文章介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國投資者青睞新加坡,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當然也不在話下。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於經濟放緩,加上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全球2023年吸引外商投資下降2%,為1.2萬億美元。只有少數國家和地區擺脫頹勢,逆流而上。
在全球吸引外資「十大」經濟體當中,除了排第三的新加坡、第四的香港特區、第六的加拿大、第八的德國,其他六個都是負增長,符合全球現狀。
一個不容小看的趨勢是,儘管這幾年全球吸引投資走勢疲軟,包括美國這兩年也在減少,但是,東南亞地區的外來投資仍逐年增加,尤其新加坡。
然而,魔鬼卻在細節里。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新加坡常住人口605萬,如果按人均計算,新加坡2023年吸引外資為人均2萬6380美元,是美國的29倍、東南亞的81倍、全球平均的162倍。
再仔細看看東南亞。東南亞有近7億人口,2023年外商投資竟然高達七成落在了新加坡這個小紅點。
而且,實際上,東南亞2023年吸引外資總體增長1.5%,實際上是建立在新加坡增長13%的基礎上。
如果沒有新加坡的13%,實際上,東南亞其他國家外資流入其實比前一年少了19%。
新加坡這個「吸金」能力,扛扛的!
踏著六親不認的腳步
投資再投資又投資新加坡
排名新加坡前五的外來投資為美國、日本、英國、香港特區、中國大陸。
這五個經濟體的投資占了新加坡2022年總投資流入的45%,近一半。
(新加坡製造業。圖源:EDB)
人們都說,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眼睛是最雪亮的,資本也是最無情的,該投哪裡一定投,該潤哪裡也一定潤,絕不會有半秒鐘猶豫。
外商踏著六親不認的步伐,投資再投資又投資新加坡,為什麼?
新加坡成功的秘訣
契約 精 神
新加坡成功「吸金」的秘訣是什麼?
首先,重視契約精神。
做生意講誠信,重視契約精神,商業夥伴信任你,他們就不棄不離。
1973年10月,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油價猛漲三倍,爆發石油危機,世界經濟大受打擊。
當時,煉油已是新加坡支柱產業之一,多個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在新加坡設有煉油廠。
李光耀會見所有煉油公司的總裁和董事經理,包括蜆殼、無比、埃索、英國石油公司等,公開向他們保證,新加坡有難同當,這些在新加坡的石油公司如果需要對海外客戶削減石油供應量,新加坡願意同甘共苦。
(1973年,新加坡的煉油廠。圖源:NAS)
換句話說,新加坡政府不會為了控制本國油價,而扣留或阻撓石油的出口。
這件事提高了國際上對新加坡政府的信心。要知道,當時新加坡獨立還不到10年。李光耀的這一決策,凸顯了新加坡重視的是長期利益和商譽,不能為了短期利益而失去商業夥伴的信任。
半個世紀之後,同樣的事再次上演。
2020年上半年,由於口罩需求量異常,全球熔噴布十分緊缺,包括新加坡,一罩難求。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禁止口罩和熔噴布出口,有些甚至徵用工廠。
當時3M公司在新加坡有口罩廠。新加坡政府決定,不禁止口罩出口,也不徵用3M的生產線。這是因為新加坡是貿易國,也是國際上的一個製造樞紐,新加坡必須尊重契約精神,這是新加坡經商的命脈和信譽的基礎。
新加坡成功的秘訣
富有 遠 見
新加坡成功的另一個秘訣是富有遠見。
對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有兩點,一個是投資要能賺到錢,另一個是賺到的錢要能自由支配;前者講的是有遠見,後者講的是安全,靠的是法治。後者下文再述。
有遠見,必須能未雨綢繆。
先說「外交遠見」。
那一年,西方開始實施制裁。1990年,新加坡是最早率商務代表團訪華的國家。1992年,萌生「蘇州工業園區」的初步想法,1994年,蘇州工業園區啟動,是新加坡、中國對外合作的一個範例。
由於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兩國後續還有天津生態城、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2004年,新加坡是全球第二個、東協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
到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時,新加坡是已開發國家當中,唯一給予支持的。
這些只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些簡單例子,我用來說明新加坡在外交上的遠見。
說了「外交遠見」,我們來談一談「空間遠見」。
新加坡很小,只有700平方公里。在農耕時代,700平方公里,連個縣都比你大,你能有什麼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不過,時代不同了。現在是信息時代,不是農耕時代。
在信息時代,人們不再被綁在一畝三分地上。新加坡人要到印度首都新德里,比印度邊遠山區人民要到新德里容易多了。新加坡人要獲得中國的商業機會,比緬甸人容易多了。幅員的大小,不再是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給個比方,燕子雖小,它可見、可及、可想像的世界,比鴕鳥大多了。
為了最大化商業和經濟網絡,新加坡大力推動各自自由貿易協定,跟全球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簽署了26個多邊、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這些自由貿易協定突破了新加坡小小的700平方公里,大大開拓了新加坡的外貿、對外投資、吸引外資和人才的空間。
看到這裡,許多讀者開始明白了,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為什麼這麼多選擇新加坡作為第一站。
還有個例子就是裕廊島。從1995年開始,新加坡花了近30年時間,通過填海造地,把南部七個小島合併成一個大島,比原有的土地面積大三倍,就是現在的裕廊島,吸引了300億多新元投資,雇員達8000多人。
剛才說的是「空間遠見」,現在說說時間。
三年口罩時期,早在各國還在嚴格控制邊境,互不往來之時,新加坡就積極對外招商,大大利用那兩年的空窗期,引進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價值的外資企業,例如輝瑞工廠。
其他的不說,僅僅一個中國,新加坡2023年超越了美國,成為中國對外投資最佳目的地。
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如果新加坡不具備優勢,會選擇到新加坡投資?
新加坡成功的秘訣
法 治 精 神
最後,新加坡成功的秘訣,就是在法治精神。
法治最大的特點就是透明。
由於透明,人們就有可預見性;有了可預見性,心中就有底,該投資投資,該撤資撤資。
怕的是兩眼一抹黑,該撤資卻投資,該投資卻撤資,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我經常想起當年的一些經歷。
20多年前,經常有外國的地方政府負責人或招商局長跟我說,「你們到我這邊來投資,我保證給你開一路綠燈」。
剛開始的時候,我聽到這樣的承諾是很受用的。
但到了後來,我慢慢領悟到,可以動用權力現在給你開一路綠燈的,當然將來也可以動用權力把你的路燈全關上。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能夠隨意使用的權力,跟「法治」二字就不太沾邊了。
所以,我後來聽到「一路綠燈」這種話,趕緊起身敬三杯酒,然後該幹嘛幹嘛。
對企業來說,重要的並不是「一路綠燈」,而是跟我把規則講清楚,給我個公平、公正、安全的商業環境,這樣比「一路綠燈」要讓人放心得多。
這,就是法治精神。
談到新加坡的法治精神,前交通部長易華仁涉貪案,就是個好例子。易華仁一共面對35條控狀,涉案金額高達40萬新元。本案將在9月10日過堂。
前文說,對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有兩點,一個是投資要能賺到錢,另一個是賺到的錢要能自由支配;前者講的是有遠見,後者講的是安全。
新加坡富有遠見,給投資者創造政策和空間,提供賺錢的平台和機會;另一方面,新加坡講究法治,賺到的錢,可以合法使用,合法轉移;資產不擔心被徵用,合同不擔心被作廢。
正因為尊重契約精神,富有遠見,依法治國,小小一個新加坡,才能取得外商的信任,成為全球「吸金」第三強的國家。
ABC丨編輯
KS丨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