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散柔佛立法議會啟動選舉後,大馬老牌政治聯盟國民陣線率先宣布將上陣全部56個州議席,這也意味著儘管在聯邦組成政府,但國陣沒有在選舉中與伊斯蘭黨、土著團結黨及民政黨組成的國民聯盟陣線合作。
在野黨方面,由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及國家誠信黨組成的希望聯盟,率先表態願與去年崛起的大馬民主聯合陣線(MUDA或統民黨)合作,以期能以一對一的方式與國陣會戰,然而有關目標可能難以實現。
在上述局面下,可以預見全柔佛56個州議席均可能出現最少三角或四角戰,而選民結構不相上下的「混合選區」,可能成為各政黨競逐的目標。
馬來西亞網媒《當今大馬》報道,工藝大學講師阿茲米哈山(Azmi Hassan)受訪指出,經歷了過去幾年的政治博弈,年輕一代對大馬政治鬥爭感到厭倦,以2020年新加坡大選為例,年輕選民可能更願意「極端選擇」。
「投給國陣、國盟和希盟並不是什麼極端選項,它已經成為某種規範。所以,如果統民黨或鬥士黨加入柔州選舉,30%的新增選民,將會成為這兩個新黨的囊中物。」
柔佛增75萬新選民 據報道,在落實自動登記選民及18歲投票政策後,柔佛將迎來74萬9731名新選民,預料這些新選民都能夠在來臨的柔佛州選投票。
阿茲米哈山相信,統民黨將能在本次州選奪走年輕一代的選票,所以任何政黨或聯盟若與統民黨合作,也能從中受益。
大馬政治學者
黃進發也有相近的看法。他說,統民黨若與希盟聯手合作,則有可能在這個巫統堡壘,成為最大的在野黨聯盟。
選票將會在巫統和國盟之間分散,而統民黨甚至可能會在多個議席打倒巫統。
馬來亞大學馬來研究院副教授阿旺阿茲曼則認為,18歲新選民和大馬民主聯合陣線(MUDA)為這次州選帶來許多不確定性。柔佛州選的變數太多,或許馬六甲及砂拉越州選的經驗已無參考價值。
儘管柔佛州選增加30%的18歲以上「首投族」,然而阿茲米哈山認為,如果過去多年的政治變動,都無法促使這群人主動登記成為選民,如今即使自動獲得投票資格,該批人士也不見得會善用這個權利。
「除非有重大事件發生,刺激到這些不關心政治的民眾,改觀認為這次選舉非投票不可,否則他們依然會對政治興趣缺缺。」
隨著柔佛州立法議會議長已通知大馬選舉委員會州議會解散,當局已定在2月9日開會,商討州選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