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7歲移民新加坡,到底圖個啥?」

2024-08-17

30+移民新加坡,到底圖個啥?

就在昨天,一位小紅薯的用戶發布了一篇《中年移民後難以言說的痛》。

在帖子裡,她講述自己移民的心路歷程:

三年前她曾經猶豫過是否要放棄深圳的生活移居新加坡,但由於丈夫的而堅持,她選擇了行動上的支持。幸運的是,他們三年內拿到了PR,但就在拿到PR的一個月後,婆婆卻過世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中年人的痛。而更讓人惆悵的是,回國奔喪的時候卻突然意識到,因為少時離家求學,中年又移民異國,和親戚並不熟絡,也沒有什麼親近的朋友,家鄉已變成了異鄉。

這則帖子戳中了太多人對於移民新加坡的不為人知的心酸。

重新開始的事業、養家餬口的壓力、逐漸變得陌生的故土、不能承歡膝下的痛、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建立的交友圈……比起年輕時就通過留學移居新加坡的人們,中年移民者們面臨的,是更無法言說的取捨。

今天是一場掏心窩子的坦白局——中年移民新加坡,真正留下來的人,到底圖個啥?

椰子隨機對30位在新加坡移居超過10年的椰友進行了採訪,以下幾個選項中,哪幾個選項是促使你留在新加坡的原因。

令人驚訝的是,排名第一的選擇竟然是:孩子!大部分家庭選擇留在新加坡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和發展。

一切為了孩子,我才留在新加坡

接受採訪的小A是35歲的時候來到新加坡的,如今已經在新加坡9個年頭。

老公調到新加坡分部任職,為了不一家分離,小A選擇了辭去北京的工作一起移居來新加坡。

“中年移民最痛的感受就是,再也沒有父母和朋友的幫襯了,一切都要靠自己!”

剛來新加坡的時候,大兒子剛2歲,因為不知道新加坡其實剛出生2個月的娃就能送進託兒所,母子就兩個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了一個多月才開始找機構。

“剛來那會兒真的很想回國,孩子每天習慣由爺爺奶奶照顧,經常在我面前莫名其妙大哭大鬧,辭去工作沒有朋友舉目無親,一度真的要崩潰了。”

就在真的準備自己帶著孩子回國的時候,小A老公排隊的託兒所突然空出來一個名額。

“再晚兩周我就真的熬不住了!”自從把孩子送進託兒所,她突然開始慢慢意識到了新加坡在教育方面真正的優秀。

每天早晨7點就可以把孩子送進託兒所,晚上7點託兒所才關門,老師們直接幫忙解決了孩子的早、中飯,小A有了很多的空閒時間,她選擇了自己做寵物方面的跨境電商,慢慢的事業也有了起色。

新加坡是真的很安全,不同於國內父母帶孩子時的寸步不離,小A可以帶著筆記本電腦坐在樓下,一邊工作一邊一隻眼睛瞄著孩子玩耍。

當真的脫離了父母的幫襯,才意識到原來現代人可以一邊忙事業,一邊照顧孩子。或許也是因為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更多了,大兒子變得越來越乖巧黏人禮貌。

“說不想家是不可能的,九年里我和老公回國的日子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

開始因為沒拿到身份老公想在事業上多表現,外國人在新加坡的成本真的很高,一想到孩子每個月的幼兒園費用就高達1300新幣,就捨不得帶孩子回國。

後來是時間對不上,特別是兒子上小學之後,春節只有2天假期,就基本放棄了合家歡度春節的計劃。加上來新加坡久了,孩子已經適應了熱帶夏天的氣候,就只能在5-6月小學春夏季放假的時候回國看望老人。

小A在2020年拿到了PR,立刻在孩子的學校附近買了公寓,並在三年後入籍成了新加坡人。

“有了身份之後,突然感覺太輕鬆了,這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明年她的孩子即將面臨小六離校考試,每周補習一次華語、科學和兩次數學,每月的補習費用大約在1300新幣左右。

她覺得自己在媽媽們的當中算是中等卷度,比上,當然有每天把孩子那安排得超滿,所有補習班輪番上的超卷虎媽。但比下,還有不少都快到小六了,孩子仍然一次補習班都沒上過,天天在外撒歡的放養家庭。

“豐儉由人”是她的形容,華人自是卷的,這是刻在卷王民族中的基因,但是其實放平心態望眼整個新加坡的孩子們,還有不少馬來人的孩子、印度裔的孩子,完全是隨緣式學習,心態就會放平很多。

更何況,孩子實在成績不好時候想一想:至少是雙語教育啊,很多考不上本地大學的孩子會選擇出國讀書,對他們來說和西方教育接軌的新加坡教育體系,讓他們在申請海外大學的時候沒有任何障礙。

再退一萬步講,就算孩子不是讀書的這塊料,只要有了新加坡身份,本地法律要求公司在放開職位前,首先考慮新加坡人,教育是為了就業,在這一點上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新加坡人的身份,讓她感覺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多的底氣。

如今小A的第二個寶寶也已經兩歲了,雙職工在沒有老一輩幫助下,獨自撫養兩個孩子幾乎是天方夜譚,但因為在新加坡可以僱傭女傭,雙職工多娃家庭也能過得很自在。

“算下來一個月只要花費900新幣,4800人民幣不到的價格,就能請到一個全能住家的家政,非常划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小A的日常便是:每天早晨女傭都會提前做好一家人的早飯,大兒子吃飯後父親送他去上學,小A則去公司上班,小兒子留給女傭全天照顧,她會通過監控來知曉孩子和女傭在家的情況。晚上回家後,夫妻兩人還能陪兩個兒子在樓下玩一會兒,再上樓吃女傭準備的晚餐。

小A說:“已經無法再想像如果回國生活會是什麼樣。”一定會不得不請雙方的老人來照看孩子,那生活就會平添很多的摩擦。孩子也將成為1000萬高考生中的一名,頓時感覺競爭的壓力山大!

經常想父母但也很無奈。雙方老人似乎都默認了,只要孫輩過的幸福其他並不重要。

“對父母的愧疚當然是有的,但是看著孩子已經適應了這個國家並扎了根,又覺得人生的取捨是值得的。”

來新加坡,就別想著暴富了!

讓人驚訝的是,本以為很多受訪者會認為在新加坡生活質量降級,卻仍然有不少人留在新加坡是為了“生活質量”。

只是此生活質量非彼生活質量:

“在新加坡就別想著暴富了,機會當然是中國更多,但我還是選擇來到新加坡。”

小B在37歲的時候來到新加坡。

當時他結束了原公司高管的職位選擇創業後失敗。小B不想再回原行業向熟人們反覆闡述自己創業失敗的經歷,於是乾脆應聘了新加坡的公司選擇移民這條路。

如今他來新加坡已經五年,已過四十歲的他居然也拿到了PR,雖然暫時沒有入籍的打算,但他認為自己還能繼續在新加坡干很長一段時間。

“比起新加坡的薪水,國內的薪水條件其實更好。”但算上稅……就讓人非常猶豫了。小B在新加坡的年薪為20萬新幣,摺合106萬人民幣,每年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在19%。

如果在中國,他能找到150萬人民幣年薪的工作,由於國內的生活成本較低,他也曾一度動心過,可是算了算這個檔位得繳出去65萬的稅收,頓時就覺得沒那麼香了。

其實這兩個職位相比較而言,新加坡的生活水平一定是降級的:

在中國一台25萬人民幣的特斯拉Model Y,在新加坡卻要賣到62.9萬人民幣,還不包括全世界最貴的小牌牌——新加坡擁車證,8萬新幣摺合42.4萬人民幣的牌照也只能用10年。

住也是很大的開支,“這幾年房租上漲太快,從剛開始2000新幣/月就能租下一整套三個臥室的的HDB,如今要3500新幣/月才能租下來,平白多了接近8000的成本。”

一度想要走,但無奈太喜歡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了。

在國內基本每天都要干到9點才能下班回家,這也是37歲的小B選擇新加坡的原因:“越來越覺得自己是真的干不動了……所以當時才想著自己出來當老闆,卻沒想到,創業更卷!國內創業很講客戶關係,參加了幾頓酒局之後直接開始懷疑人生。”

“在中國創業那一年,老婆總懷疑我有外遇,為什麼干不完的活,連周六周日都要去公司?為什麼回家身上總帶著酒氣?”

但來到新加坡之後,踏踏實實選了老本行做技術研發,基本六點左右就可以完成工作,周六周日也可以好好陪家人。

“國內有些老同事經常笑我是降級選擇,房子不如以前的大,車子不如以前的壕,連工資也不夠看。但只有自己才知道,為什麼會選擇留在新加坡。”

小B和他的老婆都很喜歡新加坡chill的生活方式,由於夫妻兩個是丁克,在國內的時候太多人好奇他們為什麼不要孩子,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但在新加坡,人際關係有一種微妙的度,熟悉的人之間會很友好,但卻不會觸犯對方的隱私。

人際交往更加單純了、職場勾心鬥角少了。“每次老同事發來微信問候,我就假裝沒收到不回,不給他們顯擺的機會!日子是自己的,不是拿出去和人比較的。”

小B如今的生活就是,每天七點半起床,八點半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下午六點半左右結束工作,七點半到家,吃了晚飯之後會和妻子一起去隔壁公園散步一小時。

“每個區都有很大的綠地和公園,到了十一點左右還有很多人在跑步,真的是非常chill的城市。”

如果回國的話,很難想像夫妻之間的婚姻生活會變成什麼樣。人生有時候並不只是為了積蓄中金錢數字的增加,還會考慮家庭的和睦、生活的方式、平和應對老去的心態。

“更何況拿到PR之後很快住房開支就不是什麼事兒了。”小B對未來充滿了希望:PR通過後三年就可以考慮買二手組屋,一套裕廊東的144平超大組屋只需要80萬新幣,即424萬人民幣。這在中國一線城市是難以享受的房價。

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

安全性當仁不讓成為了第二高票的選項。

小C是一名陪讀媽媽,四十歲的她帶著十三歲的女兒來新加坡留學。對她來說“安全”是最終選擇讓孩子在新加坡留學的決定性因素。

“其實我在三十歲的時候也想過要出國看看,但當時猶猶豫豫就沒有付諸實際行動。”等她下定決心要移民的時候,自己的年齡已經很難拿到身份。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也有這樣的遺憾,所以小C很堅定地選擇了讓孩子出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小C表示,其實如果單純說教育,歐美國家也有很多選擇,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帶女兒來新加坡,不僅是實質意義上的“安全”,也是心理意義上的“安全”。

實質意義上的安全,自然是新加坡安全的治安環境,“女孩子要操心的事情總是多的。”但在新加坡,就會讓人放心很多。哪怕午夜回家也不用擔心、錢包和手機用來占位也基本不用擔心被偷、車輛大多都會先禮讓行人……

“槍械自由的國家從一開始就不在我們留學的選擇範疇”,小C只有一個獨女,因此她一直堅持人身安全容不得半點閃失!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有種族衝突的矛盾,前不久英國剛剛爆發了暴亂,而新加坡雖然是多種族的國家,但學校和政府都會嚴格禁止種族歧視的現象發生,更何況這本來就是華人為主的社會,就更不用擔心這些事情發生了。

新加坡的禁毒力度也是小C考慮的關鍵,女兒正處於青春期,很容易對什麼都產生好奇的時候,也非常容易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而新加坡對毒品管控非常嚴苛,販運超過15克海洛因者,一旦罪名成立將面對死刑。

但除了這些法制和實體上的安全,其實心理意義上的安全,新加坡作為“華人”為主的社會,仍然延續了一定的華人生活傳統,“讓孩子去西方,覺得她會和我的理念漸行漸遠。”

在新加坡留學的成本當然很高,小C表示和歐美相比其實並沒有太多優勢,他們現在就讀的是一所私立中學,學費每年在2萬新幣左右,約10.5萬人民幣。母女兩人租了一間一室一廳的公寓,房租在3200新幣摺合16960人民幣/月。每天小C會買食物回來給女兒煮,水電煤250新幣左右,食物費用大約每月花銷1300新幣左右,其他外出娛樂休閒等費用每月在500新幣左右,電話費和網費在200新幣左右。

總計每年花費為45萬一年。不少歐美國家留學也就是這個數,但小C仍然堅定地選擇新加坡。

“新加坡留學畢竟是可進可退的選擇,如果想要留在新加坡,新加坡對在這裡讀書的年輕孩子們其實政策很友好!如果未來想去歐美,等她成年了有自己的主見了,當然可以出去拼一拼;但如果她想回國,但我們父母也已經給了她出來看看接受教育的機會。”

其實從椰子的調研能看出留在新加坡人的特點:

有孩子的人更容易留在新加坡,因為這裡安全、競爭壓力小,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平順。

喜歡Chill生活的人會留在新加坡,這裡生活更簡單、平靜,或許有人形容這是重複不變的“楚門的世界”,但也有人稱之為可以“掌控的安全感”。

厭倦複雜人際的人會留在新加坡,人與人之間有舒適的社交距離,沒有複雜勾心鬥角,沒有了關係網的約束,這裡的職場更加簡單。

有了身份的人會留在新加坡,當成為PR的那一刻起,才算真正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方便、優厚、福利、保障,才開始融入並被他接納。

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選擇背井離鄉來到新加坡,必是真的懂了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懂了這一路的犧牲與淚水,懂了夢想和現實的孰輕孰重。

新加坡不是所有人的天堂,但卻是選擇紮根在這裡人踏踏實實生活的每一個人的樂土。


相关文章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新加坡周末逛街地圖 藏在街巷裡的文藝靈魂,像遊客一樣重新愛上自己的城市...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新加坡泡泡瑪特母親節活動!指定款買一送一+買滿88新送禮物🥳長周末就去買買買~
  • 新加坡本地銀行開戶攻略指南——華僑銀行,您不可或缺的選擇
  • 黃循財出席衛塞節慶典:以佛教精神為紐帶,共築和諧社會
  • 今天快去!新加坡這裡有免費美祿!還有半價火鍋、特價自助餐....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