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8月4日到17日兩個星期
新增了三起猴痘病例
都是致病力較弱的Clade 2變異株
猴痘病毒有兩個分支
變種病毒的中非株(Clade I)
較輕微的西非株(Clade II)
截至今年至今的33周
新加坡出現了13起猴痘輸入病例
都是較輕微、傳播力較弱的西非株病毒
去年和前年則分別通報32起和18起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月15日表示
自今年以來
出現1萬8737起疑似或確診猴痘病例
已有541起猴痘死亡病例
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尤其是猴痘疫苗合作
共同應對猴痘這一公共衛生危機
新加坡 採取預防措施
包括要求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
偵測和通報所有猴痘病例
疑似病例和同確診病人
密切接觸者都須接受隔離
入境旅客也須申報發燒或皮疹等相關症狀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
沒有證據顯示
它會像冠病等呼吸系統疾病一樣
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的方式傳播
目前對本地公共衛生造成的風險較低
中國海關總署
星期五(8月16日)發表聲明稱
中國將在未來6個月內
對入境人員和貨物進行猴痘病毒監測
一、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的人員,如接觸過猴痘病例或出現發熱、頭痛、背痛、肌痛、淋巴結腫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狀,入境時應主動向海關申報,海關人員將按規定程序採取醫學措施並開展採樣檢測。
二、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且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交通運輸工具、貨櫃、貨物、物品,應按規定程序實施衛生處理。
覺得有用的話,記得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