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和新加坡当地的华人接触时,往往会发现当地华人的姓名都很普通,和中国近似,但姓名的拼音却是五花八门,不会看也不会念,这是怎么回事呢?
新加坡华人姓名的拼音看起来难懂,主要是因为其拼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早期新加坡华人多不识字,进行身份注册时,注册官大多不会华语,而是讲英语。并且当时很多华人不会讲普通话,他们只讲方言。注册时,华人讲的方言、碰上的注册官的种族以及注册官所讲的方言等因素,都会导致注册官将读音转化成不同的英文读音,从而使得同一个姓氏出现多种不同的拼写方式。
像我们之前讲过的,新加坡的华人,在历史上主要由中国的福建和广东地区移民组成,而这些地区的移民再细分,又可以分成闽南、潮汕、广东、客家等等族群和方言区。那么这些不同地区的移民,可能有着同样的姓,但是同样的字发音却千差万别,反应到英文读音的拼写上,自然就会有非常大的差异了。
例如,“Ng”对应的姓是“黄”,“Neo”其实是“郑”姓,“Teo”则表示“张”姓。再如,“陈”姓常见的拼写有“Tan”(闽、潮)、“Chan”(粤);“林”姓常见的有“Lim”(闽、潮、客)、“Lam”(粤);“张”姓常见的有“Teo”(闽、潮)、“Cheung”(粤)等。
再如,福建的“吴”姓是“Goh”,“张”姓是“Teo”、“梁”姓是“Weo”、“杨”姓是“Yoo”;而广东的“吴”姓是“Ngo”、“张”姓是“Cheong”、“梁”姓是“Leong”、“杨”姓是“Yong”。
虽然新加坡后来也逐渐统一了一些姓氏的标准译法,但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华人姓氏的拼写仍然五花八门。中国大陆由于推行了全国统一的汉语拼音方案,在书面拼音的拼写上较为统一,我们习惯了从南到北同样的姓都是一个拼写方式,见到新加坡这种丰富多元的拼写,感到惊讶也不奇怪。
目前,新加坡人的姓名拼音可以采用方言发音,也可以采用标准的拼音发音,所以有时候同一家里的爷孙三代,可能姓的拼写都不一样,但真的是一家人噢!比如说爷孙三代都姓张,拼写就有可能有Chong, Teo和Zhang三种拼写。更厉害的,一家人都姓黄,拼法可以有Wang、Wee、Ng、Wong、Ooi,好多拼法可以选,每个人挑一个拼音都可以。
事实上,随着中国和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和人员流动不断增多,很多新移民来到新加坡以后,姓名的拼写自然采用了中国的汉语拼音方案,这也影响和带动了新加坡当地华人,在给下一代登记姓名拼音的时候,很多人直接就采用了中国的汉语拼音。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政治家族李光耀家族了,李光耀的姓名拼写是Lee Kuan Yew, 他的儿子李显龙的姓名拼写是Lee Hsien Loong,这拼写都挺有当地特色的,但到了李显龙的儿子这一辈,就直接采用了汉语拼音的Li作为姓的拼写。
下面我们节选了一些新加坡常见的华人姓氏拼音,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在新加坡的姓怎么拼写,但是要问怎么读,可能就要问问新加坡当地或者讲特定方言的朋友们啦。
张:Teo(闽、潮),Cheung/ Cheong(粤), Tiong/ Diong(福州),Chong(客)
许:Koh(闽、潮),Hui(粤) Diong(福州),Hii(客家)
黄:Wong(粤、客、福州),Ooi/ Ng/ Wee(福州),Eng/ Ng(潮)
曾:Chan(闽),Tsen,Chen(客)
洪:Ang(闽、潮),Fung(客)Hong/ Hung(粤)
郑:Tee/ Tay(闽、潮), Cheng(粤),Chang(客)
谢:Cheah/ Chia(闽、潮),Tse(粤),Chia(客)
傅:Poh(闽、潮)
方:Hong/ Png(闽、潮),Fong(粤)(客)
沈:Sim(闽、潮),Shim/ Sim(客)
薛:See(闽、潮)
吴:Goh/ Go(闽、潮),Ng(粤、客),Ngu(福州)
颜:Gan(闽)
吕:Loo(闽),Lui(粤),Lee (客)
王:Ong(闽),Wong(粤)(客), Heng(潮)
梁:Neo(闽),Leung,Leong(粤) Niun(潮),Leong, Liong(客)
周:Chew(闽、潮),Chow(粤),Chew,Chu(客)
蔡:Chua(闽、潮),Choi(粤),Chai(客)
郭:Kuek/ Kweh(闽),Kok(客),Kwok(粤),Kwek(潮)
程:Thia(闽、潮)
胡:Oh(闽),Fu/ Foo(客)
潘:Phua(闽、潮),Pun(粤),Pan (客)
叶:Yap/ Yeap(闽潮),Yip(粤),Yap/ Yapp(客)
欧:Au(闽、潮、粤)
刘:Low/ Lau(闽、潮、粤),Liew/ Lew(客)
蓝:Nah(闽、潮),Lam(客)
钱:Chee(闽、潮)
罗:Loh/ Law/ Lau(福州,潮),Lo(客)
陈:Tan(闽、潮),Chan(粤)
林:Lim(闽、潮、客),Lam(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