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部最新發布的數據,自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制度實施以來,新加坡消費者在選擇飲料時更傾向於健康選項,購買的包裝飲料中近七成為較健康的A或B等級。這一變化不僅反映了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也顯示了政策引導對消費行為的積極影響。
2023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至去年上半年間,A或B等級健康飲料的購買率從將近四成增加到了七成。與此同時,本地包裝飲料的含糖量中位數也顯著下降,從7.1%降至4.6%。這一成果得益於新加坡政府在健康領域的持續努力與創新。
(圖:來源自網絡)
為了進一步推動健康生活方式,保健促進局自去年9月推出了「默認少糖」運動,鼓勵餐飲場所將較低糖飲料作為默認選項。此舉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響應,約六成的餐飲場所已經採納了這一做法。
在這一背景下,Nutri-Grade標籤制度的成效尤為顯著。該制度根據飲料的含糖量和飽和脂肪量,將其分為A、B、C、D四個等級,清晰地指導消費者做出更健康的選擇。A級代表最健康,而D級則警示消費者該飲料含糖量和飽和脂肪量較高。
此外,投資詐騙、求職詐騙和冒充政府官員詐騙的案件數量和損失金額均居高不下,反映出社會對於提高防詐騙意識的迫切需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通過多方合作和執法行動,新加坡在打擊網絡犯罪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上半年惡意軟體詐騙案件數量和損失金額均大幅下降。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交媒體的普及,各類詐騙手段層出不窮,新加坡政府正通過立法、教育和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措施,提高公眾的防詐騙能力。同時,Nutri-Grade標籤制度的成功實施,也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展示了通過政策引導促進公共健康和福祉的可能性。